童年如同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每一抹色彩都是珍贵的回忆。在我五岁那年,曾做过一件让全家人捧腹的趣事。
那天,妈妈递给我一块巧克力,我从未见过这种黑乎乎的小方块,好奇地剥开包装,学着大人的样子咬了一口。可甜味未散,我却突发奇想:这黑乎乎的东西像不像妈妈的粉底?于是,我偷偷将巧克力捏成糊状,涂满了脸颊、额头,甚至胳膊。镜子里的小人儿瞬间成了“非洲娃娃”,我得意地跑到厨房炫耀。妈妈转头一看,故意惊呼:“这是谁家的孩子?”我吓得哇哇大哭,爸爸闻声赶来,也被我滑稽的模样逗得前仰后合。妈妈用温水将我擦洗干净,我却委屈地嘟囔:“巧克力明明可以吃,为什么不能当颜料?”
多年后,家人仍会提起这段“艺术创作”。每当看到巧克力,我总忍不住发笑。那时的天真与烂漫,像一颗甜中带涩的糖果,永远藏在记忆的匣子里。
童年趣事——泥巴饺子店
童年的快乐总是简单而纯粹。七岁那年,我曾在老屋的井边开过一家“泥巴饺子店”。
我用塑料袋装了一包湿泥,坐在石头上搓捏成圆鼓鼓的“饺子”,摆在井盖上叫卖:“卖泥巴饺啦!”邻居王阿姨带着儿子路过,孩子嚷着要买。我严肃提醒:“这是泥巴做的,不能吃!”阿姨笑着用树叶当钱币,买走了四个“饺子”。很快,其他孩子也加入“经营”,我们吆喝着、嬉闹着,直到泥巴卖光才恋恋不舍回家。
如今,井边早已荒芜,但那天的笑声仍清晰可闻。泥巴饺子里包裹的,是童年最纯粹的创意与快乐。
写作技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