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唐·文秀《端午》
简析:直指端午起源与屈原的关联,语言凝练,流传最广。
2.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简析:仅10字勾勒端午粽艾习俗,形象生动。
3.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简析:描绘女子佩五彩丝线、符箓的细节,色彩明丽。
4.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宋·欧阳修《渔家傲》
简析:以景映节,展现仲夏时节的端午氛围。
5. 「碧艾香蒲处处忙」
——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简析:七字点出端午插艾挂蒲的全民忙碌场景。
6.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明·贝琼《已酉端午》
简析:借天气暗喻屈原冤屈,哀而不伤。
7.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简析:表达对平安的祈愿,隐含对民俗的淡然态度。
8. 「玉粽袭香千舸竞」
——宋·许文通《端阳采撷》
简析:七字浓缩粽香与龙舟竞渡的热烈场景。
9.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简析:以衣物细节隐喻皇恩,含蓄隽永。
10.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明·贝琼《已酉端午》
简析:用石榴花开与陶渊明典故,暗含孤高气节。
主题分类参考
更多完整诗句可参考《全唐诗》《全宋词》中端午专题,或查阅网页1、45等来源的30首赏析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