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故事简短

admin72025-03-15 17:12:06

《小英雄雨来》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红色经典故事,讲述了12岁的雨来在晋察冀边区芦花村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保卫家园的事迹。以下是故事的简要概括:

故事梗概

1. 背景与人物

雨来生活在晋察冀边区芦花村,水性极佳,能像鱼一样灵活地游泳。他进入夜校学习后,牢记老师教导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成为他后来坚定信念的源泉。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故事简短

2. 掩护交通员

某日,八路军交通员李大叔为躲避日军追捕躲进雨来家的地洞。雨来冷静地将洞口掩盖后,被闯入的日军抓住。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如用糖块、金戒指引诱,甚至毒打至鼻青脸肿),雨来始终咬紧牙关,坚称“什么也没看见”。

3. 机智脱险

日军气急败坏决定枪毙雨来,将他押至河边。雨来趁敌人不备,纵身跳入河中,凭借高超的游泳技能潜游至远处芦苇丛,成功逃脱。村民们误以为他牺牲,悲痛万分,最终却发现他安然无恙。

4. 后续斗争

故事后续还提到雨来参与侦察、传递鸡毛信等任务,甚至用假迷惑敌人,多次帮助八路军打击侵略者,展现了少年英雄的智慧与勇气。

故事核心精神

  • 爱国情怀:雨来将夜校学到的爱国信念转化为行动,即便面临生死考验也绝不背叛同胞。
  • 勇敢机智:无论是跳河逃生,还是与敌人周旋,雨来始终沉着冷静,利用环境优势化险为夷。
  • 时代象征: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少年儿童的缩影,体现了全民抗战背景下普通民众的坚韧与贡献。
  • 历史意义

    《小英雄雨来》由作家管桦创作,原型源自真实事件。1940年,一名为八路军带路的少年在战斗中牺牲,管桦受此触动创作了该故事。作品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文本。

    如需更详细的情节或分析,可参考原著或相关教学资料。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故事简短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