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正的好孩子》短文答案
原文背景:短文讲述喜鹊、黄莺和乌鸦三种鸟妈妈讨论各自孩子的优点,最终通过小乌鸦带回蝈蝈喂食老乌鸦的情节揭示“孝心”的重要性。
题目与答案:

1. 画去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1)划去“shù”(正确读音:shǔ);
(2)划去“juàn”(正确读音:juǎn)。
(来源:)
2. 查字典方法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虫”,再查5画。
(来源:)
3. 自然段数量
短文共有5个自然段。
4. 树上住的鸟类
喜鹊、黄莺、乌鸦。
5. 回答问题
(1)真正的好孩子是小乌鸦,因为它主动带回蝈蝈喂妈妈,并询问是否需要更多食物。
(2)文中句子标出:“她带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蝈蝈,喂给老乌鸦吃。她说:‘妈妈,您还想吃什么?我再去找。’”
(3)道理:真正的孝顺体现在行动上,而非言语的炫耀。
(来源:)
二、《蝈蝈》短文答案
原文背景:描述一只被关在笼中的蝈蝈从沉默到鸣叫,最终被老人放生的故事,反映自由与生命的意义。
题目与答案:
1. 文章线索
买蝈蝈、放蝈蝈。
2. 开头描写的作用
通过“不安”“可怜巴巴”等词,表现蝈蝈对自由的渴望,为后文逃跑埋下伏笔。
3. 人物态度
孩子:好奇、同情(认为蝈蝈“生气”或“哭”);
父亲:厌烦(认为叫声太吵);
老人:愧疚(最终悄悄放生)。
4. 老人叹息的心情
既有对孩子童真的无奈,也有对囚禁蝈蝈的反思,隐含愧疚与对生命的尊重。
5. 结尾分析
笼子并非咬破,而是老人主动剪开笼子放生。结尾出人意料,引发对“自由”与“善意”的思考。
(来源:)
三、拓展阅读与答题技巧
1. 拟人手法的作用
如《真正的好孩子》中“小乌鸦笑着问妈妈”,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使形象生动,突出孝心主题。
2. 道理归纳方法
关注角色行为对比(如喜鹊、黄莺的炫耀与小乌鸦的默默付出),提炼核心品质(如孝顺、团结)。
3. 标点符号补充
例如:“你想溜?没那么容易!”说着,把它捏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了。
(参考网页1、31的标点题型)
参考练习来源
1. 《真正的好孩子》答案:
2. 《蝈蝈》答案:
3. 拟人手法分析:
如需具体短文原文或其他题型解析,可进一步查看相关网页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