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完成情况
1. 政策宣传与教育
全年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12次,覆盖辖区居民2000余人次,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健康讲座、利用社区微信群推送政策信息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计生政策知晓率。
重点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女性生殖健康讲座,覆盖中小学生及育龄妇女群体。
2. 数据管理与动态更新
完成辖区育龄妇女信息录入及更新工作,确保PIS系统数据准确率达100%,每月按时提交计生报表,实现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率、节育率均达100%。
建立流动人口“八个一”管理模式,与35户流动人口家庭签订计生协议,定期核查居住证及孕检证明,确保管理无漏洞。
3. 优质服务落实
组织已婚育龄妇女“三查一治”(查环、查孕、查病、治疗)服务,全年覆盖500余人次,普查率达98%,发现并跟踪治疗妇科疾病案例12例。
为独生子女家庭办理奖励扶助手续,发放津贴及慰问金,协助8户家庭申请教育补助,落实政策红利。
4. 流动人口与特殊群体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台账管理,每季度联合社区民警开展入户核查,全年新增流动人口登记120人,确保信息实时更新。
关注大龄青年婚育问题,举办2次单身青年联谊活动,牵线促成6对青年建立联系,推动晚婚晚育观念普及。
二、工作措施与创新
1. 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村(居)民自治”模式,修订《计生自治章程》,明确居民权利义务,通过民主议事会解决计生纠纷3起,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与妇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服务,优化资源整合。
2. 信息化与档案管理
推广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育龄妇女健康数据云端共享,方便动态跟踪与服务。
规范计生档案分类管理,按季度整理归档会议记录、活动资料及个案服务记录,确保工作留痕可追溯。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 宣传覆盖面不足
对老年群体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宣传力度较弱,部分居民仍存在“重男轻女”观念,需针对性加强入户宣传。
2. 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部分流动人口因工作变动频繁,信息更新滞后,需探索动态跟踪新方法,如引入智能打卡系统。
3. 个人业务能力待提升
对新修订的计生政策学习不够深入,在处理复杂个案时经验不足,需加强专业培训。
四、2025年工作计划
1. 深化宣传教育
策划“计生政策微课堂”短视频项目,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重点针对中青年群体。
2. 优化服务模式
试点“家庭健康管家”服务,为孕产妇、独居老人等提供一对一健康指导,提升服务精准度。
3. 加强队伍建设
参加市级计生业务培训2次,系统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最新政策文件,提升纠纷调解能力。
4. 推动智慧化管理
引入流动人口信息实时更新APP,联合物业、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总结
2024年,我始终以“服务为本、政策为纲”为工作准则,在政策落实、数据管理及服务创新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服务内涵,为构建和谐生育环境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