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基于学术规范的论文标准格式模板及关键要素说明,综合了中文通用格式及国际常用格式(如APA、MLA等),适用于不同学科要求:
一、中文论文通用格式模板
1. 标题页
题目:不超过20字,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不使用生僻缩写。
作者信息:姓名、单位(二级单位,如XX大学XX学院)、邮编,宋体小四居中。
日期:提交或完成日期,宋体小四居中。
2. 摘要与关键词

中文摘要:200-300字,第三人称撰写,明确创新点(如“本研究提出…”),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宋体小四。
关键词:3-8个,分号隔开,宋体小四,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深度学习”。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标题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摘要内容小四,关键词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3. 目录
要求:自动生成,包含一级至三级标题,页码右对齐,黑体小四加粗。
示例: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2
4. 正文
层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加粗左对齐(如“1 实验设计”)。
二级标题: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如“1.1 数据采集”)。
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如“1.1.1 传感器校准”)。
段落格式: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英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图表公式:
表格:三线表,表序与表名居中(如“表1.1 实验结果”)。
图片:图序与图名居中(如“图2.1 算法流程图”)。
公式:右对齐编号,如“(1)”。
5. 参考文献
格式:五号宋体,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示例:
[1] 作者. 文章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期): 页码.
[2]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年份.
引用标注:正文中用上标“[1]”或“(作者, 年份)”。
6. 附录与致谢
附录:补充数据或代码,标题不加编号。
致谢:单独成页,简要感谢资助方或指导者。
二、常见英文论文格式要点
1. APA格式(社会科学)
标题页:含标题、作者、机构、页眉(短标题大写)。
正文结构:Introduction, Method, Results, Discussion(IMRAD)。
引用规则:
文内引用:(Author, Year),如“(Smith, 2020)”。
参考文献:按字母排序,作者名“姓, 名首字母”。
行距与字体:Times New Roman 12pt,双倍行距,1英寸页边距。
2. MLA格式(人文学科)
标题:居中无加粗,首字母大写。
引用标注:文内标注作者和页码,如“(Smith 23)”。
参考文献:标题“Works Cited”,按字母排序,格式为“作者. 文章名. 期刊, 年份, 卷(期): 页码”。
3. Chicago格式(历史学科)
脚注系统:每页底部标注完整文献信息,如“¹John Smith, Book Title (Publisher, 2020), 45.”。
参考文献:分“Bibliography”与“Notes”,书籍需注明出版地。
4. IEEE格式(工程学科)
引用编号:文内用方括号编号,如“[1]”,参考文献按出现顺序排列。
公式与图表:公式右对齐编号,图表标题置于上方(表)或下方(图)。
三、通用排版建议
1. 字体与边距:
中文:正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3.17cm。
2. 页码:摘要页用罗马数字(i, ii),正文用阿拉伯数字。
3. 特殊要求:
避免使用非公知符号,术语首次出现需注释。
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可自动生成引用。
四、注意事项
学科差异:理工科需突出方法、数据(如IEEE),人文社科强调理论分析(如MLA)。
投稿规范:期刊可能要求特定模板,需提前下载并检查标题页、图表分辨率等。
查重与校对:引用需完整,直接引语加引号并标注页码,避免学术不端。
如需特定学科模板(如医学AMA或法律Bluebook),可进一步提供细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