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节日的来历手抄报

admin112025-03-06 07:43:40

以下是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的整理,重点围绕节日来历展开,结合历史、传说与习俗,供参考:

一、重阳节的名称由来

1. “重阳”与“重九”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节日的来历手抄报

农历九月初九,因两个“九”相叠,故称“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易经》中“六阴九阳”),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得名“重阳”。

  • 《荆楚岁时记》记载:“九为阳数,日月并应,故曰重阳。”
  • 2. 别称的寓意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因登高习俗)、“菊花节”(赏菊传统)、“老人节”(现代敬老文化)。其谐音“久久”象征长寿与长久,故被赋予敬老与祈福的含义。

    二、历史演变

    1. 起源与早期发展

  •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汉代已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 三国时期正式定名,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
  • 2. 唐代至明清的兴盛

  • 唐代:被定为官方节日,宫廷与民间共同庆祝,盛行登高、赏菊、赋诗。
  • 明清:宫廷流行吃花糕,皇帝登高祈福;民间保留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传统。
  • 3. 现代意义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赋予其孝亲文化的新内涵。

    三、起源传说

    桓景避灾传说(流传最广):

  • 东汉时期,汝南人桓景为躲避瘟疫,听从仙人费长房建议,于九月九日携家人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成功避开瘟魔。此传说成为登高与佩戴茱萸习俗的起源。
  • 四、传统习俗与象征

    1. 登高“辞青”

    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寓意避灾祈福,与春季“踏青”相呼应。

    2. 插茱萸与饮菊花酒

  • 茱萸被称为“辟邪翁”,古人认为其可驱邪祛病;菊花象征长寿,酿制的菊花酒有养生之效。
  • 3. 重阳糕

    以“糕”谐音“高”,象征步步高升。唐代称“麻葛糕”,明清发展为多层花糕,常配彩旗装饰。

    五、诗词与祝福语(补充)

    1. 经典诗句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2. 祝福语示例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节日的来历手抄报

  • “九九重阳,愿您如秋菊傲霜,岁岁安康!”
  •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敬老孝亲,福寿绵长。”
  • 手抄报设计建议

  • 版块划分:分“名称由来”“历史演变”“传说故事”“习俗与诗词”等板块,配插图如菊花、茱萸、登高场景等。
  • 配色推荐:以秋色为主(橙黄、深红),搭配古典纹样或卡通元素(参考网页34、63模板)。
  • 通过以上内容,可系统呈现重阳节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脉络,既适合手抄报制作,也能传递传统节日的深层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