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信息填写
需准确填写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确保无误且格式规范。
示例:
姓名:李华|性别:男|年龄:17|班级:高二(3)班|联系方式:138XXXXXXXX
注意: 若学校提供固定模板,需按模板格式填写,避免遗漏关键项。
二、实践基本信息
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实践单位等,需简洁明确。
示例:
注意: 时间建议写成连续区间,地点精确到具体区域(如社区名称、公园等)。
三、实践内容描述
分点罗列具体任务、过程和成果,突出个人角色与团队协作。
示例:
1. 任务分配:分小组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单发放、绿化带清理、废旧物品回收。
2. 过程记录:
3. 团队合作:协调组员分工,担任宣传组组长,组织3场现场宣讲。
注意: 避免笼统描述(如“打扫卫生”),需细化具体行动与量化成果。
四、收获与体会
结合实践反思个人成长、技能提升及社会责任感。
示例:
1. 个人成长:提升沟通能力,学会如何与不同年龄段居民有效互动。
2. 技能提升: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活动策划与组织协调能力。
3. 社会认知:意识到社区环保需长期努力,计划发起校内环保社团。
注意: 情感体验可结合具体事件(如老人对环保的支持、居民反馈)深化主题。
五、注意事项
1. 真实性:内容需基于真实活动,避免虚构或抄袭,实践单位需盖章认证。
2. 语言规范:语句简洁通顺,避免口语化,用词专业(如“倡导低碳生活”而非“让大家少扔垃圾”)。
3. 格式要求:
4. 活动选择:优先选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的活动(如研学、职业体验、志愿服务),避免单一劳动类内容。
六、参考模板
活动主题:图书馆书籍整理与阅读推广
实践时间:2025年2月10日-2月12日
实践内容:
收获体会:
七、常见问题解答
A:可撰写学期内参与的校内活动(如运动会志愿者、班会组织),实践时间写学期区间(如2025年2月-2025年7月)。
A:联系社区、养老院、公益机构等实践单位,完成活动后请求盖章;若无固定单位,可附活动照片作为佐证。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完成一份内容详实、结构清晰的社会实践表。建议结合学校模板与个人经历灵活调整,突出实践深度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