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说课稿范文(高中英语说课稿十分钟)

admin72025-03-16 00:03:23

以下是一份针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的10分钟说课稿范文,结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核心环节设计,参考多篇优质资源整理而成:

高中英语说课稿范文(高中英语说课稿十分钟)

高中英语说课稿范文

课题:Unit 4 Green World(人教版高三英语)

一、说教材(Textbook Analysis)

1. 教材地位与内容

本单元以“绿色世界”为主题,围绕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展开,阅读部分《The Birth of a Science》介绍了林厄尼斯与班克斯对植物学的重要贡献。文章通过时间顺序和人物事迹,展现了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意义。本节课旨在通过阅读训练,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及跨学科思维。

2. 教材关联性

高一教材曾涉及农业话题(如贾思勰),本课延续科学探索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s)

1. 知识目标

  • 掌握核心词汇:classify, promote, privilege, accumulate, on a large scale等。
  • 理解长难句结构(如被动语态、定语从句)。
  • 2. 能力目标

  • 运用略读(skimming)获取主旨,查读(scanning)定位细节信息。
  •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科学家精神,提升批判性思维。
  • 3. 情感目标

  • 感悟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尊重科学、保护生态的意识。
  • 三、教学重难点(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 重点:理解植物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人物贡献;掌握阅读技巧(略读、查读)。
  • 难点:分析复杂句逻辑,归纳科学探索的核心品质。
  • 四、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1.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Method)

  • 设计阅读任务链(预测→略读→精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
  • 2. 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

  • 分组完成表格填写(如科学家贡献对比),促进信息共享与思维碰撞。
  • 3. 多媒体辅助(Multimedia)

  • 使用PPT展示植物学发展时间轴,视频片段呈现科学实验场景。
  • 五、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2分钟)

  • 提问导入:“How did humans classify plants before modern science?”
  • 展示古代植物分类图片,激活背景知识。
  • Step 2: Pre-reading(1分钟)

  • 预测任务:根据标题《The Birth of a Science》推测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 Step 3: While-reading(4分钟)

    1. Skimming:快速阅读,概括段落大意(如:Linnaeus的分类体系)。

    2. Scanning:完成细节判断题(如时间线填空、人物贡献匹配)。

    3. Language Focus:解析关键词句(如“Attempts had been made...but the breakthrough came with...”)。

    Step 4: Post-reading(2分钟)

  • 小组讨论:“What qualities made Linnaeus and Banks successful?”
  • 学生代表总结科学精神(如坚持、创新),教师补充跨文化合作的重要性。
  • Step 5: Homework(1分钟)

  • 写作任务:以“My View on Scientific Exploration”为题,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 六、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Green World

    Key Figures:

  • Carl Linnaeus: Classification System
  • Joseph Banks: Economic Botany
  • Core Values: Persistence,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七、教学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

  • 通过任务链设计,学生能高效提取文本信息,但部分学生需加强长难句分析能力,后续可增加语法微课巩固。
  • 设计亮点

    高中英语说课稿范文(高中英语说课稿十分钟)

    1. 理论依托: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融合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培养。

    2. 分层任务:从信息获取到批判性讨论,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需求。

    3. 多模态互动:结合文本、图片、视频,提升课堂参与度。

    此说课稿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适用于10分钟内的说课展示,可根据具体教材内容灵活调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