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女儿举报父亲高速开车打电话”事件写一封信。以下是题目解析、写作思路及高分范文示例:
一、作文题目
材料内容:
女儿多次劝阻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打电话未果,最终选择报警。此事引发社会争议,考生需以书信形式,选择给父亲(老陈)、女儿(小陈)或相关部门(如)写信,表达观点,字数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二、题目解析
1. 核心矛盾:
事件涉及法理与亲情的冲突,需考生在信中体现思辨性,如:
2. 立意角度:
3. 文体要求:
书信格式需完整,包括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祝福语及落款,注意避免泄露。
三、写作思路
1. 明确立场:选择收信对象后,需清晰表达态度(如支持/反对/辩证看待)。
2. 结合社会现实:联系交通安全、家庭、法治精神等社会议题,增强论述深度。
3. 引用经典案例:如史铁生对生命的敬畏、韩愈为民等,提升文章说服力。
4. 语言风格:书信需口语化但保持逻辑性,情感真挚,避免说教。
四、高分范文示例
题目:敬畏生命,方能致远——致老陈的一封信
正文:
> 老陈:
> 您好!
> 当您载着家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那个未挂断的电话如同悬在生命线上的利刃。您或许不解女儿的“无情”,但她的举报恰是出于对您最深沉的关爱。
> 生命不可重来,敬畏方得始终。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您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更牵连着家人的幸福。史铁生在病痛中写下“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正是对生命最赤诚的敬畏。您的一次分心,可能让家庭陷入深渊。
> 规则之下,方显责任担当。韩愈冒死谏言《论佛骨表》,东林学派为百姓发声,皆因他们深知:对规则的敬畏是对社会的责任。您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更威胁他人安全。女儿的选择,恰是“大孝”的体现——她宁愿背负误解,也要守护您的平安。
> 亲情与法理并非对立。小陈的举报看似“冷酷”,实则是对传统孝道的升华。孔子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但若隐忍纵容,何尝不是另一种不孝?唯有以规则为基,亲情方能长久。
> 老陈,愿您理解女儿的苦心,放下手机,握紧方向盘。这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珍视。
> 此致
> 敬礼!
> 明华
> 2015年6月7日
五、得分要点
1. 思辨性:需辩证分析“情与法”的关系,避免片面化。
2. 情感共鸣:书信需体现人文关怀,如对父亲安全的担忧、对女儿勇气的肯定。
3. 结构清晰:分论点明确,逻辑递进,引用经典增强说服力。
4. 格式规范:严格遵循书信格式,注意称谓、落款等细节。
六、相关资源
通过以上解析与范文,考生可深入理解如何从多角度切入材料,结合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完成一篇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书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