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围绕“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展开,通过抗疫英雄与科技先锋的讲述,让我深刻领悟了民族精神与时代责任。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一、担当精神:逆行者的生命守护
节目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分享了从非典到新冠的抗疫历程。他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这句话让我明白,正是无数像他一样的医者以生命赴使命,才筑起了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张定宇院长身患渐冻症仍坚守金银潭医院的故事尤其动人,他步履蹒跚却坚定前行的身影,诠释了“担当”二字的分量。正如钟南山所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英雄背后是千万普通人以平凡之躯扛起非凡责任。
二、团结力量:众志成城的中国温度
疫情中,从援鄂医疗队的青年医护到方舱医院内坚持备考的付巧同学,从快递员到社区志愿者,每个个体的付出汇聚成磅礴力量。节目中,张伯礼院士讲述中医药抗疫的智慧,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疫苗的“中国速度”,以及北斗卫星在火神山建设中的精准助力,展现了科学与团结的双重力量。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言:“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而这份健康背后是全社会协作的成果。
三、科学启迪:以知识照亮未来
谢军总设计师揭秘北斗卫星研发历程,31岁的平均年龄团队刷新了我对“少年强”的认知。节目中穿插的防疫知识科普,如“洗手七步法”“健康宝典”,让我意识到科学不仅是高深理论,更是生活中的护盾。疫情这堂“人生大课”教会我们:唯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在危机中保持理性与希望。
四、少年使命:传承中的奋进
作为学生,我深感肩头责任之重。节目中,方舱医院里的“梦想教室”让我动容——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学习。钟南山寄语青少年“用知识缝制铠甲”,未来在各行各业中勇挑重担。这让我明白,今日的勤学苦读,是为明日能以专业能力守护家国。
这堂课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成长的方向。疫情终会过去,但抗疫精神永存。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当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将“人民至上”的信念融入血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团结之心共筑强国之梦。正如节目尾声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不仅是对医者的致敬,更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