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中秋节作文-写中秋节的作文9篇

admin112025-04-12 13:25:02

1. 团圆的明月

中秋节傍晚,我们全家围坐在奶奶家的小院里。桌上摆满了金黄的月饼、红彤彤的石榴和香甜的柚子。爷爷指着月亮说:“瞧,今晚的月亮像玉盘一样圆!”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听爸爸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咬了一口豆沙月饼,甜味从舌尖蔓延到心里。抬头望着月亮,仿佛看见嫦娥在广寒宫轻轻起舞,玉兔在一旁捣药。月光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这一刻的团圆,比月饼更甜。

2. 月饼里的心意

300字中秋节作文-写中秋节的作文9篇

今年中秋,我和妈妈尝试自制月饼。揉面、包馅、压模……虽然面团总粘手,蛋黄馅也总“露馅”,但看着烤箱里金黄的月饼渐渐鼓起,成就感油然而生。晚上,我把亲手做的月饼分给邻居张奶奶。她笑眯眯地说:“现在的孩子真有心!”月光下,咬一口酥皮月饼,馅料里的芝麻香混着桂花的芬芳,原来分享的快乐才是中秋最珍贵的味道。

3. 月下故事会

中秋夜,小区举办了“月光诗会”。我和小伙伴们提着灯笼,围坐在桂花树下。王老师朗诵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们跟着摇头晃脑;李爷爷讲起小时候用柚子皮做灯笼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突然,一片云遮住月亮,孩子们齐声喊:“月亮快出来!”云散了,月光更亮了,像在回应我们的呼唤。原来,传统的故事也能让现代的孩子着迷。

4. 诗词里的月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家庭中秋赛诗会上,我抢先背出李白的诗句。爸爸接上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妈妈则哼起《水调歌头》的旋律。轮到妹妹时,她眨着大眼睛说:“月亮像大月饼!”全家笑作一团。窗外的月亮静静挂着,银辉洒在诗句本上,那些古老的文字忽然变得鲜活。原来,中秋的月光早已藏在千年的诗词里。

5. 电话那头的月亮

爸爸出差在外,中秋只能视频团圆。我举着月饼对准镜头:“爸,这是你爱的五仁馅!”屏幕里的爸爸笑着咬了一口“空气月饼”。妈妈把手机架在窗边,我们三人在两地共赏同一轮明月。爸爸说:“你看,月光照着我,也照着你,我们并没分开。”原来,科技让思念跨越千里,月亮仍是团圆的信使。

6. 传统的新滋味

奶奶坚持用老式炭火烤月饼,说是“古法才有老味道”。我好奇地帮忙添柴,炭香混着面香飘满小院。姑姑带来流行的冰皮月饼,晶莹剔透如白玉。新旧月饼摆在一起,奶奶尝了口冰皮笑道:“还是老手艺经得起回味。”但我知道,她悄悄把流心蛋黄馅的塞进了我的口袋。传统与创新,在这个夜晚悄然和解。

7. 灯笼下的童趣

提着兔子灯穿梭在巷子里,我和小伙伴玩起“月影追逐赛”。纸灯笼被风吹得忽明忽暗,映得地上的影子像跳舞。突然,小明的灯笼被桂花枝勾住,大家七手八脚抢救,反而扯破了纸面。我们干脆把碎纸片抛向空中,高喊:“下桂花雨啦!”月光透过纷飞的纸片洒下,竟比灯笼更明亮。童年的中秋,连“闯祸”都闪着光。

8. 城市的月光

高楼大厦的霓虹淹没了星光,但中秋的月亮依然倔强地悬在天际。我和父母登上观光塔,俯瞰城市灯海与天上银盘交相辉映。妈妈指着玻璃幕墙上的月亮倒影说:“看,这就是‘双月争辉’!”电梯里偶遇外卖小哥,他保温箱里装着送往各家的月饼。原来,城市的月光下,每份奔波都藏着团圆的期盼。

9. 传承与新生

参观非遗馆时,我跟着师傅学做兔儿爷泥塑。捏耳朵时总不对称,师傅却说:“瑕疵才是手作的温度。”晚上,我把歪耳朵兔儿爷供在月饼旁,月光给它镀上银边。爸爸翻出泛黄的老照片:三十年前,爷爷教他扎灯笼;如今,他教我写毛笔字“花好月圆”。中秋的月光,就这样一代代照亮传承的路。

300字中秋节作文-写中秋节的作文9篇

每篇作文可根据实际经历调整细节,引用诗句或典故能增添文化韵味。写作时可结合家庭活动、传统习俗与个人感悟,用细腻的观察让文字更具感染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