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2021观后感 2023第21期青年大学观后感

admin92025-04-15 02:25:03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开学第一课》与“青年大学习”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述奋斗者的故事、传递文化传承的力量,为青年一代树立了精神坐标。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2023年“青年大学习”第21期则聚焦“强国复兴有我”,两者共同构建了从个人理想升华到民族复兴的完整叙事。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两档节目的教育意义,探讨其如何激发当代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理想引领:从个人到国家

2021年《开学第一课》通过航天员杨利伟、奥运冠军杨倩等人物故事,展现了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驱动力。杨利伟在节目中回忆道:“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这句话不仅是对航天事业的总结,更是对理想信念的诠释。节目中,张桂梅校长带领华坪女高学生面对国旗宣誓的场景,将个人理想与集体荣誉紧密结合,体现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升华。

《开学第一课》2021观后感 2023第21期青年大学观后感

2023年“青年大学习”则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展现文化传承中的理想坚守。汤一介先生带病编纂《儒藏》的故事,揭示了理想在文化复兴中的核心作用。节目中的实景课堂带领学生走入国家公园、考古现场,让抽象的理想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历史脉络。两档节目共同证明: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实践的精神火炬。

表1:两档节目中的理想教育案例对比
维度 2021《开学第一课》 2023青年大学习
典型人物 航天员杨利伟、张桂梅 汤一介、金晓明
呈现方式 人物访谈+历史影像 实景课堂+数字技术
核心理念 个体奋斗成就梦想 集体智慧铸就文明

二、责任担当:代际传承的使命

在李大钊之孙李宏塔的讲述中,革命先辈“把大部分经费投入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与2023年节目中苏母教育理念形成历史呼应。苏母对苏轼兄弟“不重功利重品格”的培养方式,展现了传统文化中责任教育的精髓。这种代际传承的责任意识,在抗疫先进人物、脱贫攻坚模范的故事中得到延续,构建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谱系。

“青年大学习”通过展现三代守边人拉齐尼家族的坚守,揭示了责任担当的时代内涵。节目中“00后”奥运健儿陈芋汐说:“新的学期到来,希望同学们能在拥有丰沛知识的拥有更多的自信”,这句话将个人竞技场上的拼搏与民族复兴的责任巧妙联结,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自觉。

三、文化根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2021年节目中,毛泽东在英文版《宣言》上的批注,与2023年《儒藏》编纂工程形成跨越百年的文化对话。前者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后者体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实践探索。金晓明团队用数字技术复原古画的案例证明:文化传承需要“守正”与“创新”的双轮驱动。

节目中的对比数据更具说服力: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超过12000件散落全球的中国古画实现数字化回归,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化主权的重构。这种文化自觉在青少年的观后感中得到印证,如某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文明传承的密码”。

四、实践路径:知行合一的成长

两档节目均强调“实践育人”的理念。2021年航天员展示的“巡天太极”,2023年农业专家指导的田间课堂,都将知识学习转化为行动能力。张桂梅提出的“高质量陪伴”理论,在家庭教育场景中具象化为“三要素”:时间保证、情感投入、共做有意义之事。

从行为科学视角看,这种教育模式符合“体验式学习”理论。正如教育心理学专家张爽指出:“青少年需要在真实场景中建立认知图示”。节目中设置的网络安全实训、应急救护演练等环节,正是通过情境模拟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这也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五、未来展望:教育的多维重构

对比分析发现,两档节目呈现出三大演进趋势:从单向灌输到互动参与,从个体叙事到集体记忆,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2023年节目中增加的“天地连线”与元宇宙技术应用,预示着教育场域的虚实融合。建议未来教育节目可加强以下方向探索:

  1.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教学场景
  2. 开发跨学科课程模块,如“航天+美学”“考古+人工智能”等
  3. 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积分系统,打通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

正如2023年节目主题“强国复兴有我”所昭示的,新时代青年教育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培养,从个人发展到家国情怀。当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当文化根脉滋养精神家园,青年一代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参考文献

  1. 央视《开学第一课》官方专题报道
  2. 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实录
  3.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南
  4.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研究报告
  5.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学习理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