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原文-《最可爱的人》全文

admin72025-03-28 16:21:20

《可爱的中国》原文节选

作者:方志敏

(创作于1935年狱中,以爱国情怀与革命理想为核心)

1. 开篇场景描写

“这是一间囚室……但日光照射进来,或是强光的电灯亮了,这室内仍显得洁白耀目。”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方志敏展现了身陷囹圄仍保持精神洁白的革命者形象。

2. 爱国情感的迸发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方志敏以母亲喻祖国,痛陈其饱受欺凌的苦难,呼吁同胞觉醒。

3. 对未来的信念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文中描绘了对革命胜利后中国光明前景的憧憬,展现了坚定的民族自信。

4. 个人牺牲与精神寄托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方志敏将个人生死与民族解放紧密联系,感人至深。

全文链接:[《可爱的中国》原文(节选)],[完整赏析]。

《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

作者:魏巍

《可爱的中国》原文-《最可爱的人》全文

(1951年发表于《》,记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1. 核心观点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魏巍以深情的笔触定义了中国志愿军的精神内核。

2. 松骨峰战斗的壮烈

“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烈士们的尸体,有抱住敌人腰的,有卡住敌人脖子的……”通过惨烈的战场细节,展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3. 马玉祥火中救孤

“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通过青年战士冒死救朝鲜儿童的故事,体现国际主义精神。

4. 战士的朴素心声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就是我们的愿望。”以对话形式揭示战士的奉献与纯粹。

全文链接:[《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文],[抗美援朝精神解读]。

背景与意义

  •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在狱中完成,融合个人经历与民族救亡的思考,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其语言兼具文学性与革命激情,激励了无数后人。
  •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通过战地报道,塑造了志愿军群体的英雄形象,“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人民对战士的永恒尊称。文章入选语文教材,影响深远。
  • 如需进一步阅读,可参考相关文献或访问提供的原文链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