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教案-大班音乐教案《理发师》

admin62025-03-28 12:17:01

活动目标

1. 情感与认知:通过学唱歌曲《理发师》,体会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最光荣”的意义,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

理发师教案-大班音乐教案《理发师》

2. 音乐能力: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熟悉节奏型(如“XX | XX | X

  • | X0”),尝试用乐器(如铃鼓、沙锤)为歌曲伴奏。
  • 3. 表现与创造:通过角色扮演和动作创编,表现理发时的情景,培养合作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

  • 音乐《理发师》音频、节奏图谱、剪刀和喷壶的图片。
  • 乐器:铃鼓(模拟剪刀声)、沙锤(模拟喷壶声)。
  • 道具:假发套、围裙、眼镜等理发师装扮材料。
  •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理发的生活经验,了解理发工具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情境激趣:播放背景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幼儿跟随节奏入场,营造音乐王国的氛围。

    2. 谈话导入

  • 提问:“你们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师用了哪些工具?”展示剪刀、梳子、喷壶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模仿工具的声音(如“咔嚓”“沙沙”)。
  •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 初听歌曲:播放《理发师》,提问:“歌曲里理发师做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

    2. 节奏训练

  • 学习节奏型:“剪刀:XX | XX |”和“喷壶:XX | X
  • | X0”。
  • 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 3. 歌词接龙:教师唱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如师:“理发店的老爷爷呀”,幼:“咔嚓咔嚓”)。

    4. 完整演唱:引导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重点处理“哎!就快成功啦”的喜悦情绪。

    三、乐器伴奏(8分钟)

    1. 乐器配对

  • 铃鼓模拟剪刀声,沙锤模拟喷壶声,幼儿讨论并选择乐器。
  • 2. 分组合作

  • 一组用铃鼓伴奏“咔嚓”部分,另一组用沙锤伴奏“沙沙”部分。
  • 3. 师生合奏:教师演唱,幼儿分角色用乐器伴奏,感受音乐的层次感。

    四、角色表演(12分钟)

    1. 动作创编

  • 模仿理发动作:剪发(双手做剪刀状)、梳头(手指梳头)、喷水(双手抖动)。
  • 结合歌词设计表情:如“哎!”时叉腰微笑,表现成功后的喜悦。
  • 2. 分组表演

  • 男孩扮演理发师,女孩扮演顾客,交换角色表演。
  • 加入道具(如假发、围裙),增强情境感。
  • 3. 创意延伸

  • 鼓励幼儿创编“顾客生气”“理发师补救”等情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情绪变化。
  •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1. 情感升华

  • 提问:“为什么老爷爷理发时很开心?”引导幼儿理解“劳动带来快乐”。
  • 鼓励幼儿回家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梳头、整理玩具)。
  • 2. 结束活动: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节奏离场,结束愉快的音乐之旅。

    活动评价

  • 幼儿表现:能否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是否积极参与节奏游戏和角色扮演。
  • 教学调整:若幼儿对节奏掌握较慢,可增加肢体动作辅助记忆(如踏步、拍肩)。
  • 参考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