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党课,三严三实指的是什么

admin92025-04-16 22:55:02

维度 核心内涵 具体要求
三严 修身立德、规范用权、自我约束 常怀谨慎、公仆、敬畏之心
三实 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忠诚守信 秉持求是、担当、赤诚之心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三严三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用权律己的核心准则,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思想武器,更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的政治保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通过专题党课、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重塑政治生态,激发担当精神。

一、理论溯源与核心内涵

“三严三实”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高度凝练,其理论根基深植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治国理念。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指出,“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本真”要求,既是修身之本,也是成事之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进一步强调,“严”体现了党的核心价值与优良传统,而“实”则凝结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

从具体内涵看,“严以修身”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如辽宁省委书记李希所言,这是“立德立人立业的根本”;“严以用权”则聚焦规范权力运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提出,需解决“权力边界模糊”“监督缺位”等问题;“严以律己”强调慎独慎微,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警示:“权力可把为官者带进坟墓”。三者构成内在约束闭环,与“谋事、创业、做人”三实形成知行合一的实践纲领。

二、实践价值与政治功能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被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方案》明确,其目标在于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巩固反“四风”成果,营造清正政治生态。例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通过党课号召党员争做“五个表率”,从忠诚担当到清正廉洁,构建多层次行为规范。

三严三实党课,三严三实指的是什么

从政治功能看,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专题教育能“优化政治生态、形成作风常态、注入改革动力”。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则将之比喻为“拧紧作风建设的螺丝”,防止不良风气反弹。这些实践表明,“三严三实”通过思想淬炼与制度约束的双重机制,成为重塑干部队伍精神风貌的关键抓手。

三、作风建设的问题导向

当前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归纳为四类:理想信念动摇、滥用权力、对党不忠诚、组织管理松散;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犀利批判此类问题如同“政治雾霾”,侵蚀执政根基。例如,权力寻租、为官不为等现象,暴露出个别干部背离“严实”要求的危险倾向。

解决路径需标本兼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主张以“三严三实”为戒尺规范言行,而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强调严守政治纪律,落实“五个必须”。《》评论进一步指出,需通过民主生活会“动真碰硬”,以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性锤炼,同时强化制度建设,避免问题反复。

四、与“四个全面”的协同关系

“三严三实”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存在深刻逻辑关联。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提出,践行“三严三实”是推进“四个全面”的人才保障;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则以本省实践为例,说明需将“严实”精神贯穿于经济转型、平安建设等具体工作。这种协同性体现在:通过作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通过实干精神推动改革落地。

在基层实践中,包河区将“三严三实”转化为法治建设指南与转型升级举措,要求干部处理“公与私”“做官与做事”等关系,激发区域发展动能。这印证了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的观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四个全面’的关键,而从严治吏是重点”。

五、深化路径与长效机制

构建“三严三实”长效机制需多维发力。强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如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所言,需“做好规定动作,确保专题教育实效”;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对“不严不实”干部进行组织调整;推动制度创新,例如建立权力清单、优化考核体系等,形成刚性约束。

未来研究可聚焦于三方面:一是探索数字化时代党性教育新载体,如互动式党课案例库建设;二是量化评估“三严三实”实践成效,构建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比较研究不同地区实践模式,提炼可复制的经验样本。这些方向将有助于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相结合。

“三严三实”既是价值准则,也是行动纲领。它通过思想引领与制度约束的双重机制,重塑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各级党组织需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将“严实”要求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方能答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考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