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战国·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节选自《离骚》高中课文版)
翻译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声叹息擦拭泪水,哀叹百姓的生活多么艰难。
(“太息”即长叹,“民生”指百姓生活)
2.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崇尚美好品格而约束自己,却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
(“修姱”指修洁美好,“鞿羁”比喻自我约束)
3.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他们贬斥我佩戴蕙草,又指责我采集白芷。
(“蕙纕”“揽茝”象征高洁德行,暗指小人诬陷)
4.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是我内心所珍视的,纵使九死也绝不后悔。
(“所善”指理想信念,“九死”强调坚定)
5.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王荒唐放纵,始终不明察百姓的心意。
(“灵修”指楚王,“浩荡”形容昏庸无度)
6.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小人嫉妒我的德行,造谣诽谤我行为放荡。
(“蛾眉”比喻高尚品德,“谣诼”指诽谤)
7.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违背法度篡改措施。
(“工巧”指取巧,“改错”即改变正道)
8.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抛弃准则追求邪曲,争相以谄媚为生存法则。
(“绳墨”比喻准则,“周容”指苟合取容)
9.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也不愿做出谄媚之态!
(“溘死”突显决绝,“此态”指小人丑态)
10.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坚守清白为正直而死,这本是前代圣贤所推崇的。
(“伏清白”指保持高洁,“死直”为正义献身)
核心赏析
1. 象征手法:以“蕙纕”“秋兰”等香草自喻高洁,用“众女”“鸷鸟”对比小人谗言与自身孤高。
2. 情感表达:通过“九死未悔”“伏清白”等句,展现屈原对理想的执着和对污浊现实的抗争。
3. 语言特色:句式长短错落,大量使用“兮”字增强抒情性,形成独特的楚辞韵律。
注释补充
完整原文及翻译可参考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或延伸阅读《楚辞》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