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翻译全文-离骚注释翻译

admin62025-03-21 06:52:43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以及对现实矛盾的不满。以下是《离骚》的全文注释与翻译,综合多版本考据整理而成:

原文与注释

第一段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注释

  • 高阳:古帝颛顼的称号,屈原自述为颛顼后裔。
  • 摄提:即“摄提格”,古代星岁纪年法中的寅年;孟陬:正月。
  • 正则、灵均:屈原名“平”,字“原”。“正则”寓公正法则,“灵均”指善美均调。
  • 翻译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先父名为伯庸。

    离骚翻译全文-离骚注释翻译

    寅年正月庚寅日,我降生世间。

    父亲观我生辰赐美名,

    名“正则”,字“灵均”。

    第二段

    原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注释

  • 修能:后天的品德修养。
  • 江离、辟芷、秋兰:香草象征高洁品格。
  • 翻译

    我既有天赋之美德,又勤修才能。

    身披江离白芷,秋兰为佩饰,

    唯恐时光飞逝,岁月不待。

    第三段(节选)

    原文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注释

  • 美人:屈原自喻,或指楚怀王。
  • 骐骥:喻贤才,呼吁君王任用贤能。
  • 翻译

    日月流转不驻,春秋更替不息,

    草木凋零,唯恐君王年老迟暮。

    何不趁壮年摒弃污秽?愿为君王引路前行。

    第四段(节选)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注释

  • 民生:百姓生活,或屈原自指人生。
  • 九死未悔:表达坚守理想的决心。
  • 翻译

    长叹拭泪,哀叹人生多艰,

    我虽修身自持,却朝谏夕贬。

    心之所向,纵九死亦不悔。

    第五段(节选)

    原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注释

  • 求索:追求理想与真理,成为千古名句。
  • 若木:神话中的神树,象征超越现实的精神。
  • 翻译

    前路漫长,我将不懈追寻,

    饮马咸池,系缰扶桑,

    折若木拂蔽日,暂享逍遥。

    核心主题与赏析

    1.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批判奸佞当道,表达对“美政”的追求。

    2. 爱国情怀:诗中反复提及对楚国的担忧,如“恐皇舆之败绩”(恐国家倾覆)。

    3. 浪漫主义手法:通过神话、香草、幻境等意象,构建瑰丽的象征世界。

    4. 悲剧色彩:最终以“从彭咸之所居”(追随投江的贤者)收尾,预示以身殉志的结局。

    参考资料

  • 注释来源:综合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及现代学者考据。
  • 翻译版本:参考白话译文与学术解读,兼顾文学性与准确性。
  • 如需全文逐句对照或进一步解析,可查阅古籍注本或现代研究文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