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然造句;不以为然造句的例子

admin52025-04-19 18:55:02

一、成语释义

不以为然(拼音: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常带有轻视态度。

出处:宋代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执政不以为然。”

近义词:嗤之以鼻、不敢苟同

反义词:五体投地、深以为然

注意:与“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区分,两者含义不同。

二、经典造句示例

以下例句均来自权威语境,涵盖不同场景:

1. 表达态度否定

  • 对待欧洲的金融危机决不能不以为然,因为它对我国的经济贸易有影响。
  •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 西方人对传统捕猎减少不以为然,但人类生存依赖的格陵兰冰盖正因此受威胁。
  • 2. 描述行为坚持

  • 我劝告他不要,可他不以为然,不改恶习。
  • 尽管大家反对,他仍不以为然地坚持己见,甚至转身就走。
  • 小明说吃苹果时一定不要削皮,我不以为然地说:“胡说!”。
  • 3. 表现不同意见

  • 他的发言,大家不以为然,反而将他驳得体无完肤。
  • 对于领导的决策,许多员工不以为然,认为其过于主观。
  • 我们的建议被否决了,大家感到很不以为然
  • 4. 回应批评或现象

  • 老师批评了他,但他不以为然,满不在乎。
  • 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以为然,结果导致问题恶化。
  • 她表面上故作冷静,实则对批评不以为然
  • 5. 生活场景应用

  • 街道上行人匆忙避雨,对这场雨不以为然,仿佛司空见惯。
  • 奢侈是什么?是失去曾经不以为然的东西后,才明白其珍贵。
  • 考试得了零分,他仍不以为然,老师气得直摇头。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混淆

    不以为然造句;不以为然造句的例子

  • 不以为然:否定他人观点(例:对建议不认同)。
  • 不以为意:轻视某事(例:对警告不上心)。
  • 2. 感彩:多含贬义或中立态度,用于批评、否定或保留意见的语境。

    3. 搭配语境:常与“认为”“觉得”等主观判断词连用(例:“他对此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的造句需紧扣其核心含义——否定他人观点或态度。通过不同场景的例句,可灵活应用于写作、辩论或日常表达中,但需注意语境和情感倾向。若需更完整的例句库,可参考来源网页。

    不以为然造句;不以为然造句的例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