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不符合项报告及内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的框架、核心内容和参考案例,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实际整改流程整理而成:
一、不符合项报告的核心内容与框架
1. 基本信息
审核类型(如内审、外审)、审核日期、审核范围、受审核部门、审核依据(如ISO标准、体系文件)。
2. 不符合项描述
事实描述:明确时间、地点、岗位、样本等细节,例如:“2024年3月发现质量手册未更新至最新版本,导致条款8.5.1执行与文件规定不符”。
引用条款:具体标注不符合的标准或文件条款(如“不符合ISO9001:2015 7.1.4资源管理要求”)。
分类:分为一般不符合项(如记录填写不规范)或严重不符合项(如系统性控制失效)。
3. 整改要求
明确纠正措施完成时限(如1周内)及验证方式。
二、内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的编写要点
整改报告需包含以下核心部分,确保逻辑清晰、证据充分:

1. 问题概述
复述不符合项内容,并简要说明审核发现。
示例:
“内审发现2024年第二季度客户满意度调查未按程序要求统计,导致数据分析缺失(不符合ISO9001:2015 9.1.3条款)。”
2. 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需深入分析,避免表面化(如“人员疏忽”)。常用方法:
5Why分析法:连续追问原因,直至找到根源(如文件未更新→职责未明确→培训缺失)。
分类法:从资源、管理、方法、人为因素四维度分析。
示例:
“培训计划未执行的原因为:①培训制度未明确考核机制;②部门负责人未跟踪执行进度。”
3. 纠正与纠正措施
纠正(短期):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示例:立即补充缺失的培训记录,并重新考核相关人员。
纠正措施(长期):防止再发生,需针对根本原因。
示例:修订《培训控制程序》,增加考核机制和跟踪流程。
举一反三:检查其他部门或环节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如核查全公司文件更新情况)。
4. 整改证据
文件修订:附修订前后的文件页及审批记录。
执行记录:如培训签到表、采购发票、校准证书等。
效果验证:提供整改后的检查记录或数据对比(如整改后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5%)。
三、整改流程与注意事项
1. 流程
策划(制定计划→责任分工) → 实施(纠正+措施) → 验证(证据审查) → 关闭。
2. 常见错误与规避
原因分析不深入:避免仅描述现象,需结合流程漏洞或管理缺陷。
措施与原因不匹配:如将“培训不足”归因后仅补充记录,未修订制度。
证据不充分:需确保每项措施均有对应证明(如文件修订需附修订页)。
四、参考案例
1. 不符合项报告模板
不符合项编号:2024-001
审核日期:2024-03-20
受审核部门:生产部
不符合事实:车间A生产线操作人员未按《设备维护规程》进行每日点检(记录缺失3次)。
不符合条款:ISO9001:2015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分类:一般不符合项
整改要求:2024-03-27前完成纠正措施并提交证据。
来源:
2. 整改措施示例
纠正:补填点检记录,并对设备重新检查。
纠正措施:修订《设备维护规程》,增加班组长每日核查机制;组织全员培训并考核。
证据:修订文件、培训记录、整改后点检表。
通过以上框架和案例,可系统化完成不符合项整改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企业具体流程和审核要求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