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案-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

admin72025-04-22 23:30:0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字词基础:掌握“彻、迁、泰、鸿、鼎”等9个生字,理解“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含义。

2. 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展开的四个核心观点,理清文章结构。

3. 背景理解:结合张思德事迹及时代背景,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 图片引入:展示北京中南海影壁墙上的“为人民服务”字样,提问学生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标语,引出课题。
  • 背景介绍:播放张思德事迹视频片段,补充背景资料:1944年张思德因炭窑崩塌牺牲,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此演讲。
  • 二、初读感知(15分钟)

    1. 自主阅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展开”。

    2. 字词教学

  • 重点字词解析:“鼎”字笔顺示范;“鸿毛”比喻意义;“死得其所”中“所”指代意义。
  • 词语运用:用“”“精兵简政”造句。
  • 3. 整体梳理

  • 提问: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内容?
  • (答案:①生死意义;②接受批评;③团结互助;④追悼意义)。

    三、精读第一段(15分钟)

    1. 关键句分析

  •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聚焦“完全”“彻底”两词,删词对比体会“毫无保留、始终如一”的奉献精神。

    2. 朗读指导:通过重音、停顿强化情感,如“完全/彻底”需重读。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抄写生词,熟读课文。

    2. 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事例(如抗疫英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论证方法: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式,分析段落逻辑。

    为人民服务教案-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

    2. 情感升华:背诵第2-3段,体会革命人生观。

    3. 语言运用:关联词分析(如“因为…所以”“如果…就”),感受议论文严谨性。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 听写词语:鸿毛、泰山、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 回顾结构:提问课文围绕中心论点的四个分层论述。
  • 二、精读分析(25分钟)

    1. 第二段:生死意义

  • 引用论证:解析司马迁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联系张思德及现代英雄(如袁隆平)深化理解。
  • 对比论证:对比“为人民利益而死”与“替法西斯卖力而死”,结合历史人物正反案例。
  • 2. 第三段:接受批评

  • 关联词分析:通过“因为…所以”“只要…就”等关联词,体会逻辑严密性。
  • 举例论证:结合“精兵简政”政策,说明“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的实践意义。
  •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新时代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联系医护人员、教师等职业。

    2. 写作训练:仿写段落,用“引用+对比+举例”结构论证“勤奋是成功之基”。

    四、背诵与作业(5分钟)

    1. 指导背诵第2-3段,利用分层记忆法。

    2. 作业:写一篇短文,论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结合课文第四段内容)。

    教学亮点

  • 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背景与思政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
  • 分层教学:通过删词对比、关联词分析等策略突破议论文难点。
  • 生活化延伸:链接抗疫精神等当代案例,实现价值观内化。
  •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