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仓库安全管理制度核心要点
1. 人员职责与培训
设立专职安全员,实行层级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保管员、作业人员的职责。
新员工需通过安全培训考核,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处置培训。
危险品操作需持证上岗,叉车司机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经专业认证。
2. 储存与堆放规范
物资分类存放,危险品需单独设库并标识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法,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双人管理、双锁等)。
货垛与墙距≥0.5米,堆高≤2.3米,通道宽度≥2米,防止倒塌和阻塞消防通道。
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状态,避免受潮、变质或包装破损。
3. 出入库与人员管控
非授权人员禁止进入仓库,访客需登记并由专人陪同。
严格执行物料收发流程,危险品领用需多重审批,单据存档备查。
车辆入库需安装防火罩,禁止非作业车辆进入库区。
4. 消防与应急管理
配备足量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等),每月检查有效性并记录。
仓库内严禁烟火,禁止私拉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电气设备需防爆设计。
制定火灾、泄漏等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责任人。
5. 设备与作业安全
叉车、吊车等设备需定期维护,操作时需警示周围人员,严禁超载或违规倒车。
装卸危险化学品时穿戴防护装备,轻拿轻放,散落物及时清理。
夜间作业需充足照明,登高作业使用防滑梯具并系安全带。
二、仓库安全十大注意事项
1. 防火防爆
严禁携带火种,库区设置禁烟标志,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2. 通道与堆放
保持主通道畅通,货垛稳固且不超高,避免倒塌风险。
3. 危险品管理
易燃易爆品单独存放,包装密封完好,泄漏时按规程处理。
4. 设备操作
叉车限速行驶,货叉下严禁站人,车辆作业时鸣笛警示。
5. 个人防护

作业时穿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装备,接触化学品需佩戴口罩。
6. 隐患排查
每日巡查地面油污、电线裸露等问题,及时整改。
7. 应急准备
急救箱配备绷带、冷敷包等物资,员工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8. 环境控制
保持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夏季每日换气4小时。
9. 装卸安全
人力搬运时协调配合,重物使用机械辅助,禁止抛掷。
10. 监控与记录
24小时监控仓库动态,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记录。
三、重点补充
制度执行:通过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如安全表现与绩效挂钩。
特殊场景:雨雪天气需防滑防潮,高温季节加强危险品库温控。
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安全管理网、行业标准、操作规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