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_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admin22025-05-05 05:15:02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1. 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

1. 党的领导地位

  • 确立依据:中国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党的核心地位。
  • 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一切,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中央权威。
  • 2. 国家性质与根本制度

  •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 3. 宪法基本原则

  •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 实现途径:通过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
  • 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 人权内涵

  • 最大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
  • 广泛性:主体涵盖公民、外国人等,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权利。
  • 2. 保障措施

  • 立法保障: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法律明确具体权利与责任。
  • 执法保障:行政机关严格规范执法,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
  • 司法保障: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第二单元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国家机构设置与运行

    1. 国家机构产生

  •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受其监督。
  • 原则: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国家机构与人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2. 规范权力运行

  • 必要性:权力需制约和监督,防止腐败;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规范方式:权力在宪法范围内行使,遵循法定程序,不得懈怠或滥用。
  • 第三单元 公民权利与义务

    1. 公民基本权利

    1. 人身自由权

    八年级思想品德_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包括人身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权、住宅权等,是公民最基本权利。
  • 宪法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限制人身自由。
  • 2. 政治权利与自由

  •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监督权等,需合法行使。
  • 2.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一致性:公民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
  • 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做,要求的必须做,禁止的坚决不做。
  • 第四单元 宪法实施与监督

    1. 宪法权威

  • 重要性:宪法权威关乎国家命运、社会安定,是法治权威的基础。
  • 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 2. 宪法监督

  • 监督机制: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纠正违宪行为。
  • 公民参与: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 核心概念辨析

    1. 公民 vs 人民

  • 公民是法律概念(具有国籍),人民是政治概念(支持社会主义的公民)。
  • 2. 国家权力 vs 公民权利

  • 国家权力属公权力,需依法行使;公民权利是法律赋予的私权利。
  • 重点拓展

  •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根本法,内容具全局性,效力最高。
  • 人权的法治保障:从立法到司法全流程覆盖,体现公平性和真实性。
  • 以上内容整合自多个权威教学资源,建议结合教材案例和实践活动深化理解。如需具体案例分析或教学设计,可参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