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优美诗句—中秋节诗词名句

admin22025-05-05 09:25:03

一、团圆与相思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以明月为纽带,跨越时空的阻隔,寄托对亲人的牵挂与对天下离人的祝福,被誉为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八月十五的优美诗句—中秋节诗词名句

开篇雄浑阔大,以月光联结天涯游子与故乡亲人,成为表达共赏明月的经典意象。

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通过设问将个人秋思扩展至普世情感,冷露无声、桂花湿影的寂寥画面更显思念之深。

二、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

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以“玉盘”喻月,描绘秋夜清寒与银河静谧,后句“此生此夜不长好”道出聚散无常的感慨。

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借月之圆缺揭示人生常态,以豁达化解遗憾,蕴含深刻哲理。

6.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辛弃疾《木兰花慢》

以科学追问月之运行,将神话与想象结合,展现对宇宙的好奇与浪漫遐思。

三、边塞与家国情怀

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月光下的捣衣声传递征人思妇之情,边塞苦寒与团圆渴望交织,质朴中见深沉。

8.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对比今昔赏月之地,以方位反差凸显贬谪漂泊之痛,物是人非的悲凉跃然纸上。

四、清冷与寂寥之境

9.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以“地白”写月色清冷,鸦栖露湿的细节渲染出中秋夜的静谧与孤寂。

10.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

化用李商隐诗意,以星辰易逝喻物是人非,刻画出无望守候的痴情与怅惘。

五、咏月名句精选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强调故乡月色的独特,游子思乡之情真挚动人。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 以豪放问月开篇,展现超逸洒脱的文人风骨。

  •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描绘月下洞庭的澄明境界,寄寓高洁人格追求。

    这些诗句或雄浑、或婉约、或哲思,共同勾勒出中秋的文化意蕴。若需完整诗词或更多名句,可参考《水调歌头》《望月怀远》等原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