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端午节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五首古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丰富习俗,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
名句:
_"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
赏析:
苏轼以细腻笔触描绘端午习俗:女子用五彩丝线缠绕手臂,佩戴辟邪符箓,并以兰汤沐浴。诗中“佳人相见一千年”更暗含对爱人的深情告白(其妾名“朝云”),将节日与爱情结合,浪漫动人。
2. 《端午即事》— 文天祥(宋)
名句:
_"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_
赏析:
文天祥借端午追思屈原,以“丹心”明志,抒发对故国的忠贞与身世飘零的悲愤。全诗沉郁顿挫,彰显了士大夫的爱国气节。
3. 《和端午》— 张耒(宋)
名句:
_"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
赏析:
此诗直击端午的核心精神——纪念屈原。张耒以“竞渡深悲千载冤”开篇,感叹忠魂难返,唯余《离骚》传世,语言凝练而意蕴悲壮。
4. 《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
名句:
_"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
赏析:
陆游用白描手法记录南宋端午习俗:包粽子、挂艾草、饮药酒。尾句“一笑向杯盘”流露晚年淡泊心境,展现了节日的烟火气息与个人志趣。
5.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宋)
名句:
_"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_
赏析:
欧阳修以榴花、绿杨为背景,描绘端午浴兰、饮菖蒲酒、食粽子的热闹场景。全词色彩明丽,充满生活情趣,被誉为“端午风俗画”。
其他经典补充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赛龙舟、佩香囊、食粽子等传统习俗,更通过屈原精神的咏叹,赋予端午节深层的文化意义。如需更多作品解析,可参考古籍或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