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保障
1. 责任落实: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筹部署活动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如区商务局通过“五比五创”载体(比学习、团结、服务、效能、奉献)深化实践。
2. 制度保障: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等规范性文件,完善财务管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并聘请监督员确保执行到位。
3. 示范引领:建立党建联系点,选派指导员驻点指导,通过典型宣传(如“文明市民”旷其昌)激发党员对标意识。
二、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参与活力
1. 公开承诺:规范承诺程序,分层次制定承诺内容(党组织、班子成员、普通党员),并通过宣誓、公示强化践诺监督。
2. 特色实践:开展“党员责任区”“项目服务年”“四型小区联创”等活动,结合岗位实际推进“三创”(商贸创一流、市场管理创典范、招商创新高)。
3. 多元学习:通过党课、调研、案例研讨、红色教育等形式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如组织党员赴华东考察学习,开拓视野。
三、工作成效与群众满意度
1. 作风转变:实现“四个显著”——机关作风、管理水平、队伍素质、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基层、群众、“三满意”。
2. 民生服务:推进“放心肉”“阳光早餐”等民生工程,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发放补贴94.3万元,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3. 党建强化: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党员活动室,开展困难帮扶和志愿服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一、思想意识:以“创”为基,强化责任担当
二、学习提升:以“先”为标,追求卓越能力
三、实践行动:以“争”为径,勇担攻坚重任
四、团队协作:以“优”为果,凝聚集体力量
五、自我管理:以“严”为本,筑牢廉洁防线
创先争优需立足岗位实际,将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通过机制保障、创新实践、团队协作与自我提升,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核心在于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以长效常态为目标,持续激发党员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