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总体部署与推进情况
创先争优活动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核心目标,围绕“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五带头”优秀员(带头学习提高、争创佳绩、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标准开展。活动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方式扎实推进,并结合地方实际设计特色载体,如农村党组织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高校设立党员教学科研示范岗等。
案例参考:
二、主要做法与创新实践
1. 强化思想引领,夯实政治根基
2. 创新活动载体,服务基层实践
3. 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常态发展
三、工作成效与亮点
1. 党员素质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如质监局党员争当“五个表率”,在质量监管、服务民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 基层组织全面加强:村级活动阵地覆盖率提高,如头道桥镇实现“一支部一阵地”;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
3. 服务效能持续优化:通过“党员示范窗口”“志愿服务”等载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毕节工投公司帮扶红色村庄建设,拨款9.2万元改善民生。
4.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双促进:各地通过产业帮扶、矛盾化解等措施,如新泰市宫里镇发展富硒地瓜种植,提供就业岗位128个;头道桥镇化解矛盾纠纷43件,维护基层稳定。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活动形式单一:部分单位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丰富形式(如案例征集、联合主题党日)。
2. 个别党员意识薄弱:存在本位主义思想,需加强全局意识教育,通过“责任田”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3. 长效机制待完善:需将创先争优融入日常考核,如上海生科院提出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通过定期评议和整改巩固成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深化党性教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史学习等活动,强化党员理想信念。
2. 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星耀工投”等特色党建品牌,提升支部战斗力。
3. 强化群众参与:扩大群众评议范围,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整改。
4. 服务乡村振兴:结合“两法一工程”(四议两公开、三一四全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
数据来源:以上内容综合自各地党组织公开的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中央指导文件。如需完整案例或具体实施方案,可参考原文链接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