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原文 三国演义46回原文

admin82025-03-21 01:34:01

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节选)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

周瑜计害孔明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草船借箭

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曹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手乱箭射之。”箭如雨发。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周瑜叹服

鲁肃入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后人有诗赞曰:“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三国演义原文 三国演义46回原文

火攻密计与黄盖受刑

瑜邀孔明入帐共饮。二人各写“火”字于掌心,相视而笑。周瑜遂定火攻之计,又命黄盖诈降。黄盖当众违抗军令,瑜命重责五十脊杖,打得皮开肉绽。众官苦苦求饶,瑜方罢手。

曹操遣使诈降

操遣蔡瑁族弟蔡中、蔡和假降东吴,瑜识破其计,将计就计,密嘱甘宁提防。

附:本回完整情节

1. 孔明识破周瑜计谋:鲁肃探孔明,孔明直言周瑜借蒋干除蔡瑁、张允之事。

2. 草船借箭:孔明立军令状三日造箭,借大雾佯攻曹营,得箭十万。

3. 火攻共识:周瑜与孔明各书“火”字,定破曹之策。

4. 苦肉计:黄盖假意违令,受刑以取信曹操。

5. 诈降连环:曹操遣蔡中、蔡和诈降,周瑜将计就计。

如需完整原文,可参考《三国演义》通行本或在线资源如[国学导航]。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