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读书的故事_爱读书的例子10个

admin22025-05-21 19:35:02

1. 王冕抄书夜读

元代诗人王冕因家贫辍学放牛,但坚持读书。他将借来的书逐字抄写,夜晚躲进寺庙借长明灯光苦读,甚至常因专注读书至天明而被村民发现。多年抄读让他精通天文、地理与诗歌。

2.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痴迷《易经》,反复研读至竹简皮绳多次断裂。他开创了“韦编三绝”的典故,体现其钻研古籍的毅力,成为儒家治学精神的象征。

3. 高尔基偷读挨打

苏联作家高尔基幼年当学徒时,常偷借书籍阅读。老板娘发现后撕书毒打他,但他仍甘愿忍受拷打继续读书,最终以《海燕》等作品成为文豪。他说:“我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4.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学者匡衡因家贫无灯,凿穿邻居墙壁借光读书。他白天做工,夜晚在微弱光线中苦读,后成为经学大家,“凿壁偷光”成为勤奋的代名词。

5. 鲁迅卖奖章买书

少年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获金质奖章,却卖掉奖章换购书籍与辣椒。冬夜读书寒冷时,他嚼辣椒提神驱寒,辣椒的辛辣伴随他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6. 顾炎武“自督读书”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制定严格读书计划:每日定量阅读、抄书成册、撰写笔记(后汇成《日知录》),并每年春秋温习旧书。他游历时以马驮书,边行路边校勘,开创实证学风。

7. 王亚南三脚床苦读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_爱读书的例子10个

经济学家王亚南为逼自己读书,将床脚锯短一只,形成“三脚床”。每夜困倦上床后,床体倾斜将他惊醒,他便立刻起身继续研读,终以《资本论》翻译与研究闻名。

8. 侯宝林抄录《谑浪》

相声大师侯宝林为获得明代笑话书《谑浪》,连续18天冒风雪到北京图书馆手抄全书,抄完十多万字,展现了艺术家的治学态度。

9. 张广厚“吃书”钻研

数学家张广厚为研究一篇20多页的论文,反复研读半年,书页被摸出黑色指印,妻子戏称他“吃书”。这种深度精读助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突破。

10. 李四光清油灯夜读

地质学家李四光幼年家贫,母亲为省油只许点一根灯芯。他坚持在昏暗灯光下读书,拒绝母亲增加灯芯的建议,认为“一根灯芯能多学一倍时间”,终成中国地质学奠基人。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名人读书的独特方法,更揭示了知识积累与命运突破的关联。如网页分析指出,阅读是多数历史名人成就的核心动力,他们通过书籍实现自我教育,以好奇心驱动探索,用勤奋超越环境限制。无论是王冕的抄书、鲁迅的“辣椒提神”,还是顾炎武的实证精神,都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永恒真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