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晚,我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中,耳边突然传来“嗡嗡”的声响。我猛地坐起身,打开台灯,一只蚊子正得意地趴在我的手臂上吸血。我气呼呼地拍下去,却只打到了自己,疼得直咧嘴。蚊子却像在嘲笑我似的,在我头顶盘旋,仿佛在说:“你抓不到我!”
我决定发起反击。我翻出电蚊拍,对着空中一阵乱挥,却连蚊子的影子都没碰到。爸爸被我吵醒,揉着眼睛说:“别急,咱们来个‘声东击西’!”他让我站在东边挥拍,自己悄悄绕到西边包抄。果然,蚊子被逼到中间,爸爸一个“降龙十八掌”拍过去,蚊子应声落地。我欢呼着跳起来,不料又听见“嗡嗡”声——原来还有漏网之鱼!
这时,妈妈搬出了终极武器——电蚊香。我们插上电源,关紧门窗,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香味。我握着电蚊拍守在床边,突然,一只蚊子晕头转向地撞了过来,我眼疾手快地按下开关,“滋啦”一声,蚊子瞬间变成了焦炭。看着“战利品”,我得意地大笑:“看你还敢嚣张!”
这场“人蚊大战”让我明白:遇到困难不能蛮干,冷静和策略才是制胜法宝!
半夜闹鬼(四年级)
那是一个月光惨白的夜晚,我正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忽然听见“咯吱咯吱”的怪声从衣柜传来。我的心跳瞬间加速,手心沁出冷汗。紧接着,一道黑影“唰”地从窗前掠过,窗帘被风吹得狂舞,像极了张牙舞爪的幽灵。我吓得用被子蒙住头,浑身发抖。
“咚咚咚!”声音越来越近,仿佛有人赤脚在地板上跳跃。我鼓起勇气打开台灯,抄起桌上的字典当武器,蹑手蹑脚地搜查房间。衣柜、床底、书桌……什么都没有!正当我松口气时,“啪嗒”一声,天花板上的吊灯突然熄灭,整个房间陷入黑暗。我尖叫着冲出门,却被什么东西绊倒在地——竟是弟弟的遥控汽车!
第二天,我和爸爸展开“捉鬼行动”。我们打着手电筒检查每个角落,终于发现真相:衣柜里的怪声是衣架被风吹动,黑影是窗外飘过的塑料袋,而吊灯熄灭是因为接触不良。最可笑的是,那“咚咚”声居然是楼上的邻居在深夜跳绳!
这场虚惊让我懂得:恐惧源于未知,而勇气就是点亮真相的光。现在的我,再也不怕“闹鬼”啦!
注:两篇作文均结合了生活场景与趣味想象,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文中引用了多个要求的灵感,如“声东击西”策略、电蚊香与电蚊拍联合作战,以及用日常物品解释“闹鬼”现象。如需更多细节,可参考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