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支部工作总结_2024年党支部年终工作总结

admin22025-07-09 01:45:02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机关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服务大局”为主线,在组织建设、思想教育、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年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6次,党员参与率达98%,群众满意度测评提升至92.5%,为机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文从政治建设、组织效能、创新实践等维度系统总结年度工作,并通过数据对比与案例剖析,探索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党支部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建立“五学联动”机制,包含中心组领学、专家导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实践促学。全年组织专题学习会24场,覆盖党员800余人次,重点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开展研讨,形成理论成果汇编12万字。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积分排名制度,党员日均学习时长从15分钟提升至42分钟。

在意识形态领域,支部创新开展“红色剧本杀”“VR党史馆”等沉浸式教育活动,青年党员参与率提高67%。与市委党校合作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完成《新时代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路径研究》等3篇调研报告,其中2篇获省级党建研究会表彰。

项目数量同比增长
理论学习活动36次+25%
专题党课12场+50%
调研报告8篇+33%

二、组织效能:激活战斗堡垒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钉钉系统实现会议签到、议程推送、文件共享数字化,支委会到会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党员积分考核体系,将参与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12项指标量化,考核优秀率从68%提升至85%。

在队伍建设方面,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20名青年党员与业务骨干建立帮带关系。全年发展新党员7名,其中35岁以下占比71.4%,硕士以上学历占57%,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建立跨部门联合党小组,破解业务协同难题12项,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

三、创新实践:赋能融合发展

创建“党建+”融合模式,在政务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28个,推行“五心服务”标准(耐心倾听、细心解答、用心办理、贴心跟进、暖心回访),办事效率提升40%,投诉率下降63%。开发智慧党建APP,集成组织生活、学习测试、意见反馈等功能模块,日活跃用户达92%。

在服务基层方面,实施“双报到双服务”工程,89名党员深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旧改协调等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6件。与乡村振兴联系点开展支部共建,协调落实产业项目3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相关经验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专题报道。

创新项目成果指标社会效益
智慧党建平台用户覆盖率98%节约纸质材料3.2吨
政务服务标准化办理时限压缩58%群众好评率91%

四、作风建设:锤炼过硬队伍

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专项行动,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收集问题清单58项,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组织警示教育活动14场,观看《零容忍》等专题片,党员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实现全覆盖。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作风评议,将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在监督执纪方面,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谈心谈话43人次,针对考勤纪律、公务接待等开展专项检查6次。建立“八小时外”监督机制,通过家属座谈会、社区走访等形式延伸监督触角,全年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

本年度工作实践表明,机关党建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政治引领、机制创新、技术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但对照新时代要求,仍存在理论学习转化率不足(仅62%党员能准确阐述新发展理念)、党建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建议2025年重点推进以下工作:①构建“学用结合”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成效纳入晋升考核;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党建IP,通过新媒体扩大传播效应;③建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开发AI党建助手等智能工具。

正如中央党校党建研究专家李君如所言:“机关党建既要守正夯实基础,更要创新拥抱变革。”只有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才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机关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