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是她在2020年1月至3月武汉封城期间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的纪实性文字,记录了疫情初期武汉的日常生活、个人观察与社会反思。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日记原文摘录及核心内容整理:
1月25日(封城初期)
背景与情绪:方方在封城两天后开始记录,描述了武汉人从恐慌到逐渐平静的心理变化,并提及早期信息不透明带来的困惑:“武汉人仍处在关键时候,尽管人们已从最初的恐慌、无助、焦虑、紧张走了出来,现在业已平静和安定了很多。”
1月26日:对生命的关切
悲剧与反思:提到朋友父亲因肝癌合并感染新冠未能及时救治去世,引发对医疗资源紧张的反思:“坏消息仍然有……送到医院,也无人救治,三小时便死亡。”
1月31日:城市细节与普通人的坚韧

日常观察:记录封城下的城市细节,如环卫工人坚守岗位、超市营业状况:“几乎所有空空荡荡的马路上,都有一个环卫工人在风雨中一丝不苟地扫地。”
对劳动者的敬意:“我经常会很钦佩这些劳动人民……看到他们,你会为自己的紧张不安感到惭愧。”
2月4日:对官僚体系的批评
政治与常识的冲突:批评部分官员忽视现实问题,沉迷政治口号:“太多人不懂常识,他们喜欢用政治概念来替代常识。”
呼吁反思:“敌人不只是病毒一个。我们自己也是自己的敌人或者帮凶。”
2月7日:事件与集体哀悼
公共事件的记录:医生去世引发全国性悼念,方方写道:“整个中国的人都在为他而哭!眼泪多得在网上涌起惊涛骇浪。”
市民行动:描述武汉市民计划用灯光和口哨纪念:“在沉沉的暗夜,就是这一束光。”
2月12日:希望与新生命的象征
疫情转折点:观察到方舱医院患者出院,认为局面开始好转:“现在的局面真的是在好转,虽然没有人们期待得那么快,可是好转不就是希望吗?”
情感共鸣:提到新生命诞生带来的希望:“新生命的降临,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
3月9日:追问疫情早期的疏漏
对专家的质疑:引用钟南山院士的追问,批评前期专家组未能及时公开真相:“前面两批专家,明知这是天大的事,为什么不能像钟南山院士那样敏锐和紧追不放?”
3月24日(最后一篇日记)
追责与历史记忆:强调必须追究失职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那些枉死者讨公道……一个字一个字写,也要把他们写上历史的耻辱柱。”
争议内容摘录

1. “殡仪馆手机照片”事件:方方提及“殡葬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但未公开照片来源,引发质疑。
2. 广西护士“死亡”误报:未经核实发布护士去世消息,后被医院辟谣。
获取原文的途径
1. 书籍出版:日记被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如英文版《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20年4月)。
2. 网络摘录:部分内容曾在微博发布,但因审查和争议可能已被删除,需通过书籍或存档页面查阅。
3. 媒体报道:纽约时报、搜狐等媒体曾摘录关键片段。
评价与争议
支持者认为日记提供了“不同的声音”,记录了个体苦难与城市真实状态。
反对者批评其依赖“道听途说”,内容偏颇且被国际舆论利用。
如需阅读完整内容,建议参考正式出版的书籍或可信的存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