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作文2014_江苏高考作文历年汇总

admin22025-07-13 05:40:02

题目材料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核心立意与解析

1. “朽与不朽”的辩证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分别从生理与精神层面探讨青春的本质。青春在生理上会逝去,但在精神层面(如理想、热情、创造力)可以永存。考生需结合具体事例,论述青春的精神价值如何超越时间限制。

2. 写作角度建议

  • 赞美精神青春:通过历史人物(如季羡林、苏轼)或文化现象(如文学创作、科技创新)展现青春精神的不朽性。
  • 反思青春虚度:批判挥霍青春的行为(如盲目追星、沉迷娱乐),强调珍惜青春的意义。
  • 个人与集体的青春:拓展到民族、国家的“青春”,如文化传承、时代变革中的青春力量。
  • 3. 常见误区

  • 未区分生理与精神的青春,导致逻辑矛盾;
  • 空泛抒情,缺乏具体事例支撑。
  • 满分作文示例

  • 《一事能狂便青春》:以“青春心气”为核心,列举戴尅戎、拜伦、海明威等人物,论证精神青春的不朽,强调“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使命感。
  • 《空山新雨后》:结合王尔德、季羡林等事例,通过正反对比(追星少女 vs 学术积淀者),提出青春需“空灵、纳新”的哲思。
  • 江苏高考作文历年题目汇总(2002-2024)

    1. 2024年(全国新课标I卷):关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思考。

    2. 2020年:智能互联网时代信息对个人未来的塑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 2019年:物各有性,五味调和,探讨多样性与共生的哲理。

    江苏高考作文2014_江苏高考作文历年汇总

    4. 2018年:语言的力量,花解语、鸟自鸣,生命与文明的多元表达。

    5. 2017年:车的象征意义,折射时代变迁与人生哲理。

    6. 2016年:个性与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7. 2015年:智慧的本质,经验、能力与境界的融合。

    8. 2013年:探险者与蝴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9. 2012年:“忧与爱”,结合孟郊、艾青诗句解析情感与责任。

    江苏高考作文2014_江苏高考作文历年汇总

    10. 2008年:“好奇心”,讨论其与成长、创新的关联。

    11. 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辩证分析性格与变化。

    江苏卷作文特点

  • 主题倾向:多围绕人文哲思(如青春、智慧、语言)和时代议题(如科技、生态)展开,强调辩证思维。
  • 写作建议
  • 结合具体事例(历史人物、文化现象)增强说服力;
  • 注重逻辑层次,区分概念的多元内涵;
  • 语言风格可灵活多样,议论文需观点鲜明,记叙文需细节生动。
  • 如需查看详细范文或解析,可参考来源网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