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材料: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核心立意与解析
1. “朽与不朽”的辩证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分别从生理与精神层面探讨青春的本质。青春在生理上会逝去,但在精神层面(如理想、热情、创造力)可以永存。考生需结合具体事例,论述青春的精神价值如何超越时间限制。
2. 写作角度建议:
3. 常见误区:
满分作文示例
江苏高考作文历年题目汇总(2002-2024)
1. 2024年(全国新课标I卷):关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思考。
2. 2020年:智能互联网时代信息对个人未来的塑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 2019年:物各有性,五味调和,探讨多样性与共生的哲理。
4. 2018年:语言的力量,花解语、鸟自鸣,生命与文明的多元表达。
5. 2017年:车的象征意义,折射时代变迁与人生哲理。
6. 2016年:个性与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7. 2015年:智慧的本质,经验、能力与境界的融合。
8. 2013年:探险者与蝴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9. 2012年:“忧与爱”,结合孟郊、艾青诗句解析情感与责任。
10. 2008年:“好奇心”,讨论其与成长、创新的关联。
11. 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辩证分析性格与变化。
江苏卷作文特点
如需查看详细范文或解析,可参考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