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阅读答案—沙尘暴阅读题

admin22025-07-13 12:10:02

一、沙尘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 对沙尘暴最准确的定义

  • 答案:A. 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 解析:该定义直接描述了沙尘暴的物理特征,包括成因(强风卷沙)、现象(空气混浊、低能见度)。
  • 二、沙尘暴的生态作用

    2. 对“沙尘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的错误理解

    沙尘暴阅读答案—沙尘暴阅读题

  • 答案:B. 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 解析:沙尘暴本身是灾害性天气,但其形成前的沙尘输送过程对生态有益(如补充土壤养分、中和酸雨),但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是生态失衡的表现,选项B混淆了沙尘和沙尘暴的概念。
  • 3. 沙尘的积极影响

  • 补充土壤:黄土高原由沙尘堆积形成,沙尘为亚马孙雨林、马来西亚等地提供矿物质。
  • 中和酸雨:沙尘含碱性物质,可减缓酸雨。
  • 促进海洋生态:沙尘为海洋浮游生物提供营养,间接支持渔业。
  • 三、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

    4. 表述不正确的原因

  • 答案:A. 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 解析:此现象是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机制,并非灾害加剧的主因。真正加剧的原因是人为破坏生态,如过度放牧、砍伐森林等。
  • 5. 人为因素具体表现

  • 森林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矿企业排放有害物质。
  • 草场超载放牧(如内蒙古某地载畜量超限26.5万只)。
  • 自然风蚀速度远超土壤生成速度。
  • 四、综合理解与推断

    6. 正确推断

  • 答案:C. 既然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完全有能力减少其发生。
  • 解析:通过恢复植被、控制排放等措施可缓解沙尘暴,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 五、其他高频考点

    7. 说明方法举例

  • 举例子:如美国1934年沙尘暴案例,用数据说明其破坏规模(横扫2/3国土,3亿吨土壤入海)。
  • 列数字:如“沙尘暴含尘量每立方公里40吨”,增强科学性和说服力。
  • 8. 关键概念解释

  • 罪魁祸首:指人为破坏的植被和松散地表,它们是沙尘暴的沙源。
  • 休养生息:指通过减少干预让自然恢复生态平衡。
  • 总结

    沙尘暴既是自然现象,又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其危害加剧的根源在于生态破坏,但通过科学治理(如退耕还林、合理放牧)可有效控制。理解沙尘暴需全面看待其利弊,避免片面妖魔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