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适用于一般单位的消防管理制度通用版框架,综合了法律法规要求及行业实践,可供企业、学校、酒店等场所参考使用:
第一章 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预防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消防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地方消防法规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区域及全体员工、租户、施工人员等。
3. 管理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
1.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消防工作,批准年度消防计划及预算。
2. 消防安全管理人
由分管安全的领导担任,负责日常消防管理,组织防火检查、培训演练及隐患整改。
3. 义务消防队
由各部门员工组成,定期参与灭火及疏散演练,协助初期火灾扑救。
第三章 日常管理要求
1. 防火巡查与检查
每日巡查:重点区域(如配电室、仓库、厨房)每小时巡查一次,记录用火用电、消防设施状态。
月度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全面检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并复查。
2. 消防设施维护
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设施定期检测,确保完好有效。灭火器每年换药一次,消防水泵每月试运行。
3. 动火作业管理
临时动火需办理《动火许可证》,现场配备灭火器材,专人监护。
4. 易燃易爆品管理
专库储存,分类存放,禁止私拉电线或使用非防爆设备。
第四章 重点环节管控
1. 用电安全
禁止超负荷用电,电气线路由持证电工安装维护,下班后关闭非必要电源。
2. 疏散通道管理
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不得堆放杂物,防火门保持常闭状态,标识清晰。
3. 装修与施工管理
施工前报消防部门审批,不得擅自改动消防设施,施工人员需通过消防安全培训。
第五章 应急与培训
1. 应急预案
制定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组织全员演练,确保熟悉逃生路线和分工。
2. 教育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包含消防法规、灭火器使用、逃生技能。
年度复训:全员参与,重点岗位(如电工、厨师)增加专项培训。
第六章 档案与奖惩
1. 消防档案
建立档案,包含消防设施分布图、检查记录、培训演练记录、隐患整改台账等。
2. 奖惩机制
对消防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如占用通道、私拉电线)视情节罚款或追责。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及修订。
未尽事宜参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执行。
引用说明:以上内容综合了国家法规要求及行业通用模板,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调整细则。实施时需结合本地消防部门的具体规定,并定期更新制度以适应最新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