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掂、涟、漪”等7个生字,理解“荣膺、勾当、主宰”等词语含义。
通过朗读和品析,了解白公鹅“海军上将派头”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如拟人、反语)。
对比《白鹅》与《白公鹅》的异同,学习“抓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圈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运用比较阅读法,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动物的描写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与幽默情感,激发学生观察动物、表达情感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白公鹅的“高傲”特点及具体表现;比较两篇《白鹅》的写作手法异同。
难点:理解反语表达(如“勾当”“主宰”)中隐含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丰子恺《白鹅》插图与《白公鹅》课文插图(或PPT对比展示);《白公鹅》全文背景知识(如作者叶·诺索夫的生平)。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生字词学习;复习《白鹅》内容。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图画对比激趣(5分钟)
活动设计:
出示丰子恺《白鹅》插图和课文《白公鹅》插图,提问:“这两只鹅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丰子恺的鹅是‘鹅老爷’,而叶·诺索夫的鹅更像‘海军上将’。”引出课题。
2. 初读感知:梳理内容与生词(10分钟)
活动设计:
自读要求:标自然段,圈画生词,思考“白公鹅的特点是什么?”
生词处理:重点讲解“荣膺”(结合军衔背景)、“勾当”(贬词褒用)、“主宰”(拟人化表达)等词。
内容梳理:提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白公鹅?”(步态、活动)。
3. 深入研读:品味语言与特点(15分钟)
活动设计:
关键句段分析:
1. 步态描写:
原文:“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提问:“哪些动词体现步态特点?用手势模仿动作。”(抬、合、摆、放)。
2. 活动描写:
原文:“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
讨论:“‘率领’‘直奔’等词如何体现白公鹅的霸道?”。
情感体会:
辩论:“作者是否真的讨厌白公鹅?”结合“勾当”“主宰”等反语,体会幽默与喜爱。
4. 对比阅读:与《白鹅》异同(10分钟)
活动设计:
表格对比:
| 对比维度 | 《白鹅》 | 《白公鹅》 |
|--|--||
| 结构 | 总分式(总写“高傲”) | 总分式(总写“海军上将”) |

| 语言风格 | 善用对比、明贬暗褒 | 拟人化、反语幽默 |
| 详写内容 | 叫声、步态、吃相 | 步态、水上活动 |
总结:两文均“抓特点写具体”,但语言风格不同。
5. 拓展延伸:迁移写作(5分钟)
活动设计:
口头练习:“用‘慢条斯理’或‘耀武扬威’描述一种动物的动作。”
课后作业:“观察一种小动物,模仿课文写一段话,突出其特点。”
五、板书设计
白公鹅
特点:海军上将派头
具体表现:
步态优雅——抬、合、摆、放(慢条斯理)
活动霸道——率队抢地盘、主宰水域
写作手法:拟人、反语、对比
六、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图画对比和辩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对比阅读强化写作方法迁移。
改进点:需关注学生对“反语”的理解,可通过情境模拟加深体会。
以上设计综合了多篇教学资源的精华,注重语言品析与思维训练,可结合PPT课件(如动作分解动画、对比表格)增强课堂互动。如需完整课件或学习单,可参考网页中提供的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