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
1. 主题定位:围绕“雪”这一自然意象,聚焦雪中的人情温暖,如亲情、互助、社会大爱等,体现雪景与情感的融合。
2. 结构设计:
3. 语言风格: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结合,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范文示例:雪中情
开头(雪景渲染)
清晨推窗,天地间已是白茫茫一片。昨夜的大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个世界,树枝披着蓬松的棉絮,屋檐垂下晶莹的冰凌,连空气都仿佛被冻得透明。雪地上零星散落的脚印,像一串串省略号,诉说着未被言说的故事。
主体事件(雪中互助)
我和妈妈踩着积雪去商场,寒风裹挟着雪粒钻进衣领,冻得人直打哆嗦。行至一处斜坡,前方突然传来“哎哟”一声——一位拄拐杖的老爷爷脚下一滑,眼看要摔倒。这时,一个穿灰夹克的年轻人箭步冲上去,稳稳扶住了他。“大爷,路滑您慢点!”年轻人叮嘱完,转身消失在风雪中。老爷爷望着他的背影,颤巍巍地说了声“谢谢”,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转过街角,市政广场上一群“红马甲”正挥锹铲雪。铁锹与地面摩擦的“嚓嚓”声此起彼伏,积雪堆成的小山旁,几个孩子嬉笑着滚雪球。妈妈拉我加入队伍,掌心被铁锹柄磨得发红,但看到铲净的路面让行人走得安稳,心里竟涌起一股暖流。
情感升华(雪景与人融)
回家的路上,雪又纷纷扬扬地落下。一片雪花飘进掌心,冰凉却晶莹,让我想起那位陌生人的背影、志愿者冻红的脸,还有老爷爷眼角的泪光。原来,雪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心的试金石。它用寒冷考验人性,却总有人用温暖融化冰雪:电力工人攀上结冰的铁塔抢修,农民敞开家门收留滞留旅客,父亲冒雪背生病的孩子求医……这些身影,像雪地里的松柏,昂首挺立,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善意。
结尾(哲理收束)
暮色四合时,我堆了个雪人,用石子做眼睛,红果子当嘴巴。它静静立在路灯下,仿佛在守望这座被雪洗净的城市。雪落无声,却让世界听见了最纯净的声音——那是寒风中的搀扶,是冰天雪地里的铁锹声,是无数人用温暖写就的“雪中情”。
写作技巧
1. 细节刻画:如“呼出的白气”“铁锹摩擦声”等增强画面感。
2. 意象象征:雪象征纯洁与考验,松柏象征坚韧。
3. 多角度叙事:从个人经历到社会群像,丰富主题层次。
4. 情感递进:由具体事件到哲理升华,避免平铺直叙。
引用素材来源
雪景的哲理意蕴:网页15、网页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