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下课铃声刚响,教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老师宣布要带我们玩“抢椅子”游戏,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像一群跃跃欲试的小麻雀。
游戏前的准备
老师搬来六把椅子,将它们围成一个圈,又选了七名同学参与。我作为“种子选手”之一,既兴奋又紧张,手心沁出了一层薄汗。规则很简单:音乐响起时绕圈走,音乐停止时抢椅子,没抢到的人淘汰,最后留下的就是冠军。
激烈的游戏过程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我们绕着椅子小跑起来。有的同学弓着背,像警觉的猫;有的踮着脚尖,仿佛踩着风火轮;而我死死盯着最近的椅子,像猎人锁定猎物一般。突然,音乐戛然而止!我像弹簧一样扑向椅子,一屁股坐稳,可旁边的王小明反应更快,直接“滑”进座位,差点把我挤下去。
最精彩的莫过于决赛环节。只剩我和李小雨争夺最后一把椅子。音乐声里,我们像两只斗鸡般转圈,眼睛紧盯对方。突然,音乐停了!我猛地转身,却被她抢先一步。千钧一发之际,我灵机一动,侧身用半边身子压住椅子边缘——我俩竟同时坐了上去!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老师笑着宣布:“并列冠军!”
收获与感悟
这场游戏让我明白,胜利不仅靠速度,更需智慧和应变。比如决赛时,我利用“灵活卡位”反败为胜,而李小雨的机敏也让我佩服。正如古人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场景与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王小明“滑”椅子的滑稽模样,像极了一只笨拙的企鹅;李小雨决赛时“瞪圆双眼,连马尾辫都绷直了”的紧张神态,引得大家捧腹。
心理描写:音乐停止的瞬间,我的心“咚咚”狂跳,仿佛要冲出胸膛。
环境烘托: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椅子上,镀上一层金边,连空气里都跳动着欢快的尘埃。
这次抢椅子游戏,不仅让我们收获了欢笑,更懂得了合作与竞争的真谛。直到放学,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校园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参考思路:
1. 选材新颖:可参考“撕名牌”“两人三足”等热门游戏。
2. 结构清晰:按“游戏前—中—后”顺序展开,详略得当。
3. 描写生动:运用比喻(如“像警觉的猫”)、拟人(如“空气跳动着尘埃”)等修辞,增强画面感。
4. 升华主题:结尾联系生活哲理,如“团结”“智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