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酒 王玲《酒》全文

admin82025-03-29 15:53:18

一、网传王玲《酒》全文

这篇被冠以“哈尔滨三中王玲”之名的作品,全文以诗歌形式展开,通篇未提及“酒”字却通过隐喻和意象描绘酒的文化、历史与矛盾性:

液体之火,

让你,

若梦若醒,

让天地颠倒,

让世界旋转。

2018年高考作文酒 王玲《酒》全文

把人类历史,

浇灌的跌宕起伏。

将琴棋书画,

熏染的色彩斑斓。

2018年高考作文酒 王玲《酒》全文

醉了刘伶,

狂了诗仙,

张扬了曹孟德,

书写了鸿门宴,

湿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

景阳冈上,

助武松三拳毙虎。

浔阳楼头,

纵宋江题诗造反。

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

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

(中略)

成也有你,

败也有你,

生也有你,

死也有你,

你这浇愁愁更愁的琼浆啊。

穷也有你,

富也有你,

千家万户还都离不开你。

(完整版见网页)

二、真实性争议

1. 高考题目不符

201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均无与“酒”相关主题。例如全国卷Ⅰ要求考生以“世纪宝宝”身份给2035年青年写信,卷Ⅱ讨论“幸存者偏差”,卷Ⅲ围绕改革开放标语写作,其他省份题目也未见此类命题。

2. 诗歌体裁违规

高考作文明确要求“诗歌除外”,而该文为分行体诗歌,违反考试规则,若提交可能被判低分。

3. 作者身份存疑

该作品实际为作家刘德亮创作的诗歌《液体之火》,最早发表于2016年,后被误传为高考作文。所谓的“王玲保送清华”等背景信息缺乏官方证实。

三、网络传播现象

尽管真实性存疑,该文因以下特点广泛传播:

  • 文学价值:以意象堆砌展现酒的双面性,语言凝练且文化底蕴深厚。
  • 营销噱头:自媒体利用“满分作文”“清华保送”等标签吸引流量,迎合公众对教育话题的关注。
  • 误读效应:部分读者未核查事实,将“高考作文”标签与作品文学性混淆,助推谣言扩散。
  • 网传王玲《酒》实为误传,但其文学价值值得肯定。高考作文需严格遵循题目要求与格式规范,此类案例提醒公众需谨慎甄别网络信息,避免被不实内容误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