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围绕抗疫精神、科学探索与青少年责任展开。以下为观后感与
观后感(200字)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真谛。节目中,钟南山院士讲述武汉封城76天的壮举,一句“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震撼人心。张定宇院长拖着渐冻症的身躯坚守金银潭医院,他说“生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我感受到平凡英雄的非凡力量。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疫苗时写下“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最触动我的是武汉方舱医院里备战高考的付巧,她在病床上学习的坚韧诠释了“少年强”的意义。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而青少年的责任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要传承团结、担当的精神。
观看总结
1. 抗疫精神的核心
节目通过钟南山、张伯礼等抗疫英雄的故事,强调“团结”与“科学”的力量。武汉封城的果断决策、医护人员“以生命护生命”的牺牲精神,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民族凝聚力。
2. 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北斗三号总设计师谢军讲述卫星导航系统的突破,吴尊友解析大数据在疫情追踪中的作用,启示青少年用科技报国。张文宏的“卫生健康十大守则”则从细节入手,倡导健康生活与科学防疫。
3. 青少年的使命与成长
节目通过“云课堂”连接多地学生,展现新时代少年的责任。如王睿受钟南山鼓舞考入北大医学部,印证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传承。抗洪、勤俭节约等议题也融入课程,呼吁青少年全面发展。
4. 生命教育与社会担当
张定宇与毛青的“击肘礼”、方舱医院里的高考教室,传递了逆境中的乐观与坚持。节目用真实案例证明:危机中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与价值观的塑造。
启示与行动
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对抗疫精神的礼赞,更是对青少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殷切期待。它提醒我们: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