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寓言
1. 《韩非子》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老马识途、买椟还珠、讳疾忌医、画鬼最易。
核心思想:以法家思想为基础,强调权谋与务实。
2. 《列子》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纪昌学射、九方皋相马。
特色:通过奇幻故事探讨自然规律与人生哲学。
3. 《庄子》

井底之蛙、庖丁解牛、邯郸学步、螳臂当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
哲理:道家思想的具象化,强调顺应自然与破除执念。
4. 《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引婴投江、循表涉澭、割肉相啖。
特点:融合诸子思想,以历史故事讽喻现实。
5. 《战国策》
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鹬蚌相争。
主题:纵横家智慧,强调策略与辩证。
二、汉魏六朝寓言

1. 《淮南子》
塞翁失马、削足适履、一叶障目。
哲理:祸福相依与辩证思维。
2. 《说苑》《笑林》
曲突徙薪、对牛弹琴、截竿入城、杯弓蛇影。
风格:以生活化故事讽刺社会现象。
3. 佛经故事衍化
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槃经》)、猴子捞月(源自印度寓言本土化)。
文化融合:佛教思想与中国结合。
三、唐宋至明清寓言
1.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讽刺对象:盲目自大与虚伪。
2. 苏轼《艾子杂说》
扣槃扪烛、河豚妄肆。
特点:幽默中蕴含哲理,批判教条主义。
3. 刘基《郁离子》
狙公养狙、楚人患狐、工之侨献琴。
主题:揭露人性弱点与社会弊病。
4. 明清民间寓言
此地无银三百两、掩耳盗铃、东郭先生和狼。
传播方式:口语化与戏剧化,贴近百姓生活。
四、经典寓言故事选编
以下为综合各版本高频收录的经典故事(按主题分类):
哲理与智慧: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讽刺与批判: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狐假虎威、画蛇添足。
人性与处世:五十步笑百步、疑邻窃斧、三人成虎、杯弓蛇影。
自然与规律:庖丁解牛、井底之蛙、守株待兔、南橘北枳。
五、现代编纂精选集
1. 《学而思大语文分级阅读·中国寓言故事》(2020)
目录: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田忌赛马、塞翁失马等。
2.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涵盖古代与现代寓言,如《小马过河》《木偶探海记》。
3. 《最经典中国寓言故事》(吉林出版集团)
全本注音,收录150余篇,如《庖丁解牛》《东施效颦》。
引用说明
以上目录整理自多部典籍与现代出版物,如需完整内容可参考《韩非子》《庄子》等原著,或查阅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寓言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