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中秋夜》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回奶奶家过节。一进门,我就闻到香喷喷的月饼味,原来奶奶正在厨房做手工月饼呢!她笑眯眯地说:“快来包月饼,等会儿赏月吃!”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豆沙馅包进面皮里,捏成小圆球,再用模具压出花纹。虽然我的月饼歪歪扭扭,但奶奶夸我“有创意”。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院子里赏月。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洒在葡萄架上,叶子像披了一层薄纱。爸爸指着月亮说:“你看,月亮上的影子像不像嫦娥和玉兔?”我点点头,想起妈妈讲的《嫦娥奔月》故事,忍不住问:“嫦娥姐姐一个人住在月亮上,会不会孤单呀?”爷爷笑着说:“所以中秋节要团圆,让月亮也感受到温暖呀!”
吃完月饼,我和表弟玩起了“诗词接龙”。我说:“床前明月光”,弟弟接“疑是地上霜”,妈妈补充“举头望明月”,爸爸最后念“低头思故乡”。大家笑作一团,连月亮都仿佛更亮了。这个中秋夜,有笑声、有故事,还有甜甜的月饼,真让人难忘!
《中秋节的月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这天,我们一家早早备好了月饼和水果。傍晚,爸爸搬出小圆桌,妈妈摆上石榴、柿子,我负责点亮小灯笼。月亮悄悄爬上树梢,像个害羞的姑娘,躲在云层后我们。
爸爸拿出望远镜,让我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我惊讶地问:“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爸爸摇摇头:“那是传说,但月亮上有真实的陨石坑哦!”我盯着月亮上的阴影,仿佛看到玉兔在蹦跳,忍不住笑出了声。
忽然,一阵风吹灭了灯笼,弟弟吓得躲到我身后。妈妈点亮蜡烛说:“别怕,月亮在给我们照明呢!”我们围坐在一起分月饼,我选了蛋黄馅的,咬一口满嘴香甜。奶奶说:“月饼圆,人团圆,吃了月饼心连心。”
夜深了,月光如水般流淌在院子里。我偷偷许愿:希望每年的中秋,我们都能这样团聚,像月亮一样圆满!
写作技巧参考:
1. 融入诗词:引用“举头望明月”等诗句增添文采。
2. 细节描写:用比喻(如“月亮像大玉盘”)和动作描写(如“捏月饼”“点亮灯笼”)让场景更生动。
3. 情感表达:通过家庭互动和传统故事传递团圆的意义。
如需更多范文或写作指导,可以参考网页中的详细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