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技巧
1. 选材方向
家庭团聚:描写家人一起做月饼、赏月、吃团圆饭的场景,突出温馨氛围(如妈妈亲手做月饼的细节)。
传统活动:如放灯笼、猜灯谜、听长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节日象征:用月亮比喻团圆,结合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增强文化感。
2. 结构建议
开头:点明节日,用比喻引出主题(例:“中秋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中间:分2-3个场景展开,如“做月饼→家庭聚餐→赏月活动”,每段加入细节描写(如月饼的香味、月光的颜色)。
结尾:表达情感,如对家人的祝福或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3. 描写方法
五感描写:视觉(月光皎洁)、嗅觉(月饼香甜)、听觉(家人的笑声)。
比喻与拟人:如“月亮害羞地躲在云后”“星星眨着眼睛偷听故事”。
引用故事:穿插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增加趣味性。
4. 避免流水账
聚焦重点:选择1-2个最难忘的片段详细写(如第一次做月饼的经历)。
情感贯穿:通过“期待→欢乐→不舍”的情绪变化串联全文。
二、范文参考(300字)
《团圆的中秋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年的中秋节格外特别,因为远方的舅舅也回家了!
傍晚,妈妈端出亲手做的月饼,金黄的饼皮上印着精致的花纹,咬一口,豆沙馅的香甜在嘴里化开。爸爸笑着说:“这月饼可比月亮还圆!” 餐桌上摆满了清蒸螃蟹、红烧肉,还有我最爱的水果拼盘,全家人举杯时,连空气里都飘着幸福的味道。
月亮悄悄爬上树梢,我们搬着小板凳到院子里。爸爸指着月亮讲起了嫦娥的故事:“她飞向月宫时,玉兔一直陪着她……” 我仰头望着月亮,忽然发现它像一盏温柔的灯,照亮了外婆的白发,也照亮了表弟咯咯笑的脸。
夜深了,我偷偷许愿:愿每个中秋,家人都能像今晚一样团圆!
三、素材拓展

1. 诗句引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放在结尾升华主题。
2. 节日对比:
对比往年中秋的天气或活动(如去年下雨未赏月,今年月圆人更圆)。
3. 创意结尾:
用想象收尾:“月亮越升越高,仿佛载着我的心愿飞向银河……”
通过以上技巧和范文,孩子能轻松完成一篇结构清晰、情感真挚的中秋节作文。建议结合自身经历灵活调整内容,加入个性化细节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