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00字-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00字

admin142025-03-29 15:53:18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和秋夕祭月习俗,定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后因历法调整移至农历八月十五,此时正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象征团圆与丰收。汉代起与敬老、丰收庆典结合,唐代成为官方节日,文人赏月赋诗,融入嫦娥奔月等神话,宋代正式确立为全民性节日,月饼成为团圆象征。

主要风俗

1. 祭月与赏月:古代帝王秋分祭月,民间逐渐演化为中秋赏月,家人团聚,寄托思念。

2. 食月饼:源于祭月供品,宋代普及,象征团圆,衍生出广式、苏式等多样风味。

3. 燃灯与花灯:南方地区流行树中秋灯、柚子灯,儿童提灯嬉戏,与元宵灯会并称“三大灯节”。

4. 观潮与舞火龙:浙江沿海中秋观潮,香港铜锣湾舞火龙祈福,兼具地域特色。

5. 饮桂花酒:结合赏桂习俗,寓意健康长寿,唐代已有相关诗文记载。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00字-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00字

各地还有烧塔、猜谜、拜祖先等习俗。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定节假日,延续着团圆与感恩的文化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