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高铁》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走遍中国》栏目推出的五集系列纪录片,聚焦中国高铁的技术发展、安全保障、社会影响及未来探索。该片以中国高铁的全球竞争力和国家战略为背景,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展现了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以下是该纪录片的综合信息整理:
一、纪录片基本信息

名称:《了不起的高铁》
集数:5集(每集约27分钟)
首播时间:2017年2月13日
主题:立足中国高铁的竞争优势,围绕研发制造技术,提炼“最高速列车”“安全高速列车”“舒适出行”“区域挑战”“未来科技”五大主题。
制作背景:
中国高铁作为“国家名片”,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纪录片通过展现高铁核心技术突破和工程奇迹,诠释中国工业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二、分集核心内容
1. 第一集《踏地而飞》
技术亮点:中国高铁由4万多个零部件组成,平均故障率仅每百万公里0.43件,远低于国际标准的2件,被誉为“超级一等生”。
工程挑战:揭秘列车系统、基础设施、调度控制等安全设计,如转向架焊接精度要求极高,需工人以“艺术品”标准操作。
2. 第二集《守护生命》

安全保障:通过极端环境测试(如高寒、高温、风沙)确保列车可靠性,例如青藏高原铁路克服冻土难题,实现“零事故”运营。
3. 第五集《未来高铁》
科技前沿:探讨高温超导磁悬浮、新能源材料等革命性技术,畅想未来高铁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无缝衔接,如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试验线。
三、中国高铁的“了不起”之处
1. 技术自主化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复兴号”,中国建成全球唯一覆盖全产业链的高铁技术体系,包括牵引供电、列车控制等核心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在高铁减震、轨道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撑了高铁的“高平顺性”和“低故障率”。
2. 规模与效率
截至2025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年运送旅客超13亿人次。
上海洋山港全自动化码头、港珠澳大桥等配套工程展现“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
3. 社会与经济影响
高铁缩短了区域距离,促进“同城化”效应,例如宝兰高铁开通后,西北地区旅游业增长30%。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国高铁技术出口至土耳其、印尼等国,推动全球交通革新。
四、纪录片的启示与意义
国家形象塑造:通过高铁技术突破,展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转型。
制度优势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整合高校、企业、实验室资源,实现“产学研用”高效协同。
未来展望:纪录片提出“立体交通网络”构想,如超导磁悬浮与现有铁路互补,推动绿色出行和区域经济再升级。
五、关联推荐
延伸观看:
《中国高铁》(3集):聚焦高铁技术发展史与工程挑战。
《厉害了,我的国》:包含高铁章节,宏观展现中国基建成就。
如需观看完整纪录片,可访问央视节目官网或相关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