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香,吹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这天清晨,我主动向妈妈申请参与家庭大扫除,用双手体验劳动的意义。
我戴上手套,先从擦拭家具开始。抹布拂过书架的边角,灰尘在阳光下无处遁形,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清新。接着是扫地,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弓着腰,将沙发底、柜子缝里的碎屑一点点扫出,这才发现平时忽略的角落竟藏了这么多“秘密”。最挑战的是拖地,沉重的拖把让我手臂发酸,但看着瓷砖泛出光亮,成就感油然而生。妈妈笑着说:“地板都能照出人影了!”那一刻,我明白了劳动不仅是汗水,更是让平凡日子焕发光彩的魔法。
午后,我们全家去社区参加植树活动。挖坑、培土、浇水,每一株树苗都承载着对绿色的期待。一位老爷爷说:“劳动就像种树,今天的小辛苦,会换来明天的荫凉。”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里。回家的路上,晚霞将天空染成橘红色,我的手指沾着泥土,心里却满是甜蜜——原来,劳动是创造美好的钥匙。
端午节作文
题目:粽香里的传承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香满堂。”清晨,奶奶采回带着露水的箬叶,厨房里糯米与红豆的香气交织,拉开了端午的序幕。
我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她将两片箬叶叠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和蜜枣,手指翻飞间,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诞生了。我模仿时却状况百出:要么漏米,要么捆不紧绳。奶奶笑着调整我的手势:“要像给娃娃系围兜,松紧得当。”终于,我的“丑小鸭”粽子也能立在案板上了。蒸煮时,满屋蒸汽氤氲,粽香四溢,连邻居都探出头问:“谁家粽子这么香?”
傍晚,爸爸带我去看龙舟赛。鼓声如雷,船桨激起的水花映着夕阳,仿佛千年前屈原投江的悲壮化作了奋进的力量。回家的路上,我咬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甜糯中带着箬叶的清香。这个端午,我不仅尝到了传统的美味,更触摸到了文化传承的温度——每一片箬叶、每一粒糯米,都在诉说中华民族对先人的追思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