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工作手册是规范保安职责、操作流程及管理要求的重要文件,其内容通常涵盖岗位职责、日常管理、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结合要求,以下是保安手册的核心内容框架及要点:
一、工作目的与职责
1. 核心目的
维护企业/物业的安全秩序,预防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落实“四防”工作(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2. 通用职责
日常执勤:检查人员、车辆、物资出入,登记访客信息,监控重点区域(如仓库、车间、消防通道等)。
治安管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盘问,制止违规行为,处理一般治安问题并上报重大案件。
消防管理:掌握消防设施位置及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组织消防演练。
应急响应:制定火灾、盗窃等突发事件预案,疏散人员并协助处理。
二、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责
1. 岗位设置

管理层:保安部经理(统筹安全计划、处理重大案件)、主管(督导日常巡逻、培训)、领班(带班执勤)。
执行层:门岗、巡逻岗、监控岗、车场岗等,各岗位需明确职责范围。
2. 典型岗位职责示例
门岗:严格管控出入口,核查证件,维护访客秩序。
巡逻岗:按路线巡查重点区域,使用巡更系统记录,与监控室联动。
监控岗:24小时值守中控室,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并记录。
三、日常操作规范
1. 仪容仪表与纪律
着装统一整洁,佩戴工作牌,禁止留长发、吸烟、饮酒等行为。
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配合”),禁止与无关人员闲聊或擅离职守。
2. 交接班制度
提前10分钟到岗,交接对讲机、值班记录及未处理事项,双方签字确认。
接班人未到岗时,交班人不得离岗,否则共同担责。
3. 设备管理
对讲机、等器材需登记使用情况,禁止私自外借。
四、消防管理专项

1. 消防职责
定期检查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确保完好可用。
组织义务消防队,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
2. 火灾处理流程
发现火情立即报警(119),启动灭火设备,疏散人群并保护现场。
五、培训与考核
1. 培训内容
岗前军训、消防知识(四懂四会)、应急技能(心肺复苏、防暴器械使用)。
定期复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2. 考核机制
通过日常巡查、业主满意度调查评估绩效。
奖惩制度:表彰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处罚脱岗、酗酒等违规行为。
六、应急预案与记录管理
1. 突发事件处理
制定盗窃、斗殴、医疗急救等场景的响应流程,明确上报层级。
监控室留存录像,巡逻记录需签字存档。
2. 文档管理
使用标准化表格(如《安全巡视记录表》《消防检查表》《交接班日志》)。
七、香港地区特殊要求(补充)
需取得“基本護衞服務證書”(QASRS)及“保安人員許可證”(SPP)。
65岁以上人员需提供健康证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保安手册的核心模块,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细化。如需完整模板或操作细则,可参考来源网页的详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