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发言材料_基层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admin282025-03-29 15:53:19

——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总体框架与实践路径

1. 强化组织体系,构建三级联动治理格局

党建

  • 县级统筹: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统筹政策落实和资源下沉,建立包村制度,强化责任传导。例如,通过县级领导干部领衔解决难点问题,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落地。
  • 乡镇赋能:聚焦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充实乡镇在民生保障、集体理财等领域的职能,打造为农服务中心,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
  • 村级自治: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民主议事程序化,如修订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等。
  • 2. 创新治理模式,探索“三治融合”实践

  • 法治固本:通过“法治套餐”提升治理效能,如开展法治讲堂、审判进村等普法活动,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德治润心:以文化自乐班、道德评议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新风。例如,评选“好媳妇”“孝子”等典型,修订家风家训,推动乡风文明。
  • 自治强基: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群众参与村务决策,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激发自治活力。
  • 3. 深化网格管理,推动治理精细化

  • 以“党建+网格”整合资源,划分“多网合一”综合网格,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解决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难题。例如,通过“党员联系住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10户居民,精准对接需求。
  • 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提升响应速度和群众满意度。
  • 二、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与创新经验

    1. “党建+屋场合作社”模式(湖南经验)

  • 以“血缘相亲、地缘相近”划分屋场单元,成立党小组和理事会,发展屋场经济。通过资源入股、经营互助盘活集体资产,实现村民增收与治理效能双提升。
  • 2. “三维共治”数字化治理(益阳赫山区)

  • 融合“党建+网格化+数字化”,建设智慧治理平台,整合片组邻“三长制”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在线调解、民生服务线上办理,激活群众参与共建共治。
  • 3. “以株代亩”纠纷化解法(陕西宜川县)

  • 针对土地纠纷,创新以经济作物株数替代面积计算的调解方式,通过党小组牵头、多部门协同,实现矛盾源头化解,促进乡村和谐。
  • 4. “红色物业”共建机制(惠州惠城区)

  • 成立“红管家”党建联盟,联合社区、物业、党员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高空抛物、噪音扰民等难题,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 三、未来治理方向与政策建议

    党建

    1. 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村干部培训监督,推动“减上补下”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

    2. 科技赋能治理:推广“川善治”“群治分”等数字化平台,实现网格管理、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一网通办”。

    3. 深化移风易俗:聚焦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问题,完善约束性规范,发挥妇联、共青团组织作用,培育文明新风。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需紧扣“组织强基、三治融合、科技赋能”主线,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和群众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各地应因地制宜,借鉴典型经验,推动基层治理从“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跃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