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以下从不同时期和角度整理代表性诗句,并附注出处:
一、唐代名句:气象万千的潮涌之景
1.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刘禹锡《浪淘沙》
描绘潮水如巨雷轰鸣,浪峰高耸触山的磅礴气势。
2.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以“雪”喻浪花,形容潮水铺天盖地而来,观者寒意顿生。
3.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罗隐《钱塘江潮》
写潮水汹涌如怒,仿佛连大地都为之震颤。
二、宋代佳作:壮阔与哲思的交织
1.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直言钱塘潮的天下奇观地位,成为后世评价潮水的经典。
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用夸张手法表现潮水吞天沃日的气势,如千军万马擂鼓奔腾。
3.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以雷霆喻潮声,瀑布喻浪形,展现自然伟力。
4.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苏轼《观潮》
借潮水抒怀,表达对人生境界的哲思:未至时向往,亲见后归于平淡。
三、元明清及近代:历史与情感的融合
1.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
——仇远《钱塘观潮》
以神话中的巨鳌翻浪为喻,极言潮水破空之势。
2.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刘黻《钱塘观潮》
将潮水与伍子胥的忠魂传说结合,赋予其历史悲壮感。
3.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毛泽东《七绝·观潮》
现代诗作中以“铁马杀敌”的意象,融合自然奇观与革命豪情。
四、其他视角的诗意表达
附:观潮文化背景
钱塘江大潮因杭州湾喇叭口地形与天体引力形成,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最盛。古人观潮不仅赏其壮美,亦寄托对“安澜”的祈愿,如“泽润生民,洗清兵甲,待挽钱塘江上波”(张榘《沁园春》)。更多诗句可参考古籍及现代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