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及帮扶记录表(针对小学生)的详细内容整理,结合多个地区的实际案例和模板设计:
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内容
1. 主题活动设计

学习帮扶:组织“一帮一”学习小组,成绩好的学生帮助留守儿童补习薄弱学科;教师定期进行课外辅导(如错题讲解、知识点巩固)。
心理关怀:通过谈心、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需求,设立“心理咨询台”或“亲情电话”,鼓励与父母视频沟通。
兴趣培养:开设绘画、书法、体育等兴趣小组,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节日关怀:在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敬老活动或集体庆祝,增强归属感。
2. 生活帮扶措施
基金会支持: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基金会,提供生活补助或学习用品。
代理家长制度:教师或志愿者担任“临时父母”,关注日常饮食、住宿和健康。
捐赠活动:组织捐赠书籍、衣物或手工艺品,如“爱心书屋”“明信片寄语”等。
3. 家校联动机制

定期沟通:班主任每周与家长通话汇报学生进步,每学期召开返乡家长会。
档案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记录学习、心理及家庭情况,动态更新。
二、小学生帮扶记录表模板
结构示例:
| 项目 | 内容 |
|-|--|
| 学生信息 | 姓名:XXX | 年级:X年级 | 监护人:XXX(联系方式) |
| 帮扶时间 | 2025年X月X日 |
| 帮扶地点 | 教室/留守儿童之家/家庭 |
| 存在问题 | 如:数学基础薄弱、作业潦草、注意力分散、心理孤僻等 |
| 帮扶措施 | 1. 错题专项讲解;2. 每日作业检查;3. 心理疏导谈话;4. 兴趣活动参与 |
| 效果评估 | 作业正确率提升至80%;课堂参与度提高;情绪明显开朗 |
| 后续计划 | 持续跟进学习进度,每月家访一次,引导参与集体活动 |
填写示例:
案例1: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数学成绩下滑。帮扶措施包括每周两次课后辅导、建立错题本,两个月后成绩提升15分。
案例2:学生性格孤僻,通过参与绘画兴趣小组和“亲情电话”沟通,逐渐融入班级。
三、特色活动设计参考
1. “九个一”育人活动(灌云县教育局):
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设图书角、亲情电话;
每月一次法制安全讲座;
每学期一次集体生日会;
每周一次谈心,每学期一封家书。
2. 环保与公益结合:线上征集环保手工作品并投票,线下捐赠书籍,活动积分兑换志愿时长。
四、注意事项
精准帮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计划,如针对学习困难、心理问题或家庭贫困分层施策。
长期跟踪:定期更新档案,联合社工、心理教师等多方资源持续关注。
通过以上活动记录和帮扶表设计,可系统化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模板和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